泸县将建成全国唯一宋墓石刻博物馆 展陈价值连城

05.04.2014  00:50

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青龙、白虎

宋墓出土“六幺”舞图

原标题:全国唯一宋墓石刻博物馆有望年底在泸县落成——妇人启门 展开石头上的南宋风华

4月1日, 泸县县城南面的泸县宋代石刻艺术博物馆工地上一片繁忙,这座全国唯一的宋墓石刻博物馆正在紧张施工中。

10年前, 泸县在打击文物盗窃行动中收缴的700多件石刻,掀开了泸县宋墓石刻的神秘面纱。在这个偏居川南的小县城,19个乡镇均有宋墓分布。那些密密麻麻雕刻于墓室里的青龙白虎、武士仕女、瓦肆勾栏……鲜活地勾勒出了南宋时期繁华富庶的泸县。

今年底, 泸县宋代石刻艺术博物馆有望建成,届时,“雕刻在石头上的南宋王朝”将首次向公众一展真容。

□四川日报记者 吴晓铃 

打击盗墓 揭开泸县宋墓之秘

如果不是打击盗墓,连泸县的文物工作者都没意识到这片土地是巨大的宋墓宝库。据不完全统计,泸县宋墓已暴露在外的有500余座,地底下的数量更加恢宏。

我们就等着博物馆建成的这一天,否则文物仓库简直堆不下了。”泸县文物局局长陈凤贵告诉记者。在泸县文物局文物库房里,近2000件石刻堆得挨挨挤挤。仓库外的院子里,两座石狮雕像倒在地上已长出青苔。工作人员陈红说,里面的确没地方给这两个大家伙了。

泸县有这么多的“宝贝”,在10多年前,大家都没有意识到。当地农民在种地时经常一锄头下去就能挖到一些“大石头”,根本不稀奇,更不知道这就是宋墓石刻。这些石刻,有的被当成砌猪圈的石板,或者是盖房的地基,有的还成为铺路石。

2000年左右,时任泸县文管所所长的卢大贵,偶然在电视上的一个拍卖会上看到一块拍出几十万元的古代石刻。“它和我们县石刻上的一些造型太像了。”他开始密切关注宋墓石刻。当年夏天,连绵暴雨后的泸县牛滩镇一座小山包山体滑坡,露出一座古墓。几天后,村民报告有盗墓贼挖开墓室欲盗走石刻,卢大贵带人抢救性发掘,将一批精美石刻运回文管所,并且开始向上级层层汇报。与此同时,泸县玄滩、潮河等地连续发现宋墓石刻且有盗墓现象,这终于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2002年夏天,大雨再次致泸县红光村、金宝村等地的小山包出现滑坡,山腰上层层叠叠的墓葬暴露出来,不时能看到墓门上的雕花图案。9月,四川省和成都市考古研究所以及泸州市县两级的文物工作者组成联合考古队,进驻两地进行发掘。在5处墓葬现场,出土了160多件宋代石刻。这一联合考古,成为当年全国重大考古发现。

不过,真正让泸县宋墓晋级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却是2004年破获的一个文物盗窃事件。陈凤贵说,那一次,在泸州胡市镇的一个破败仓库里,发现了793件石刻和石雕,重达80多吨。“我们用了7辆大卡车才装完。后来再用板车拉到仓库里,跑了170多趟。”经清点,仅这次缴获的石刻就有两件一级文物、数十件二级文物。很快,泸县宋墓在2006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