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创建农业部水产养殖示范场有实招

09.01.2014  19:31

    2007年以来,泸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渔业发展,专门出台了泸县农业农村经济“一体两翼”(以畜牧业为主体,水产、水果为两翼)发展战略,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现代渔业,高标准打造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为泸县渔业健康发展树立了良好的样板。

      一是强化考核,加大创建力度。 县政府从2010年开始,把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工作列入嘉明镇、方洞镇及县水务局综合目标考核,由县政府办公室牵头,督促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工作。嘉明镇、方洞镇及县水务局高度重视,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指派专人指导发展,保质保量完成了创建。

      二是综合规划,建设标准场区。 在示范场区创建过程中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回报”的原则,结合渔业发展实际,严格按照鱼池标准化建设要求,改造原有进排水系统,拓宽修整排洪设施,扩大养殖面积,选择有养殖基础的地方,打造出一片片崭新的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基地。

      三是整合项目,打造示范亮点。 县政府将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纳入2013年农业十大重点工作之一,由分管县长牵头,召集县国土、农办、扶贫、水务、城建等部门,整合资金700余万元,将水产发展列入新农村建设主导产业,并将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积极融入当地新农村建设高标准打造,大力发展渔业新村,体现“山上种树、水中养鱼、岸边绿化、交通顺畅”的渔业新村特色崭新面貌,将示范场打造为“天蓝、地绿、水清、貌美”的人鱼共欢优美环境。

      四是总结经验模式,普及健康养殖。 县渔业主管部门多次组织示范场业主集中培训及到外地参观学习先进养殖技术,积极转变观念,科学调整养殖品种结构,不断采用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养殖效益高出全县平均水平。渔业健康养殖模式荣获2012年县政府科技进步奖。通过示范场健康养殖模式的普及推广,示范带动周边镇500多户农户开展健康养殖,亩纯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

                         

全国首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在成都挂牌成立 并面向全国发布课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重点抓好公园水利厅
我省结束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金沙江堰塞湖险情变化,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八)
    14日10时,堰塞湖水位较最高值下降超30米,坝前水深约25米,蓄水量约0.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