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人民法院:全力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

22.03.2022  14:13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22日电 (邹立杨 刘朝俊 黄平)近来,泸州市泸县人民法院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暖民心、解难题、惠民生入手,通过前移服务阵地、前端化解矛盾、“前哨”助力基层治理等举措,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事烦心事。

 细致办案促调解 群众送信表敬意

  “谢谢法官,你们就是公平正义的化身,真的让我们感受到了法律的人情味和温暖……”近日,家住泸县玉蟾街道滨河景苑小区的何大姐终于眉头舒展,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为感谢泸县人民法院法官将困扰她几个月的漏水烦事圆满解决,她特地向泸县人民法院邮寄了一封感谢信。

  原来,楼上业主田某家卫生间长期漏水导致何大姐家成了“水帘洞”,家人带帽上厕所是常有的事儿,卫生间的吊顶、墙面、浴霸等设施受到不同程度损坏。何大姐的家人多次与田某的家人沟通未果,并经物业、社区、派出所多次协调,仍旧协商无果,不得已一纸诉状将田某告上法庭。接到该案后,承办法官认识到,邻里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且时近年关,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可能会激化矛盾,影响到两家安静祥和的过年,遂主动联系诉讼双方、物业,上门查看了漏水原因、渗漏范围、损失情况。经过法官耐心细致地讲事实、摆道理、谈感情,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由田某于2022年4月1日前对漏水部位进行维修,赔付漏水产生的损失4000元并当场交付。经过调解,困扰何大姐几个月的漏水烦事终于圆满解决。

  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民生无小事,像何大姐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泸县人民法院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将“为群众办实事”的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用实际行动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获得群众一致赞许,共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14面、感谢信5封。

前移阵地主动“坐诊”   “就近求法”深得民心

  为推进诉讼服务更加便民利民,泸县人民法院按照40分钟通勤覆盖率原则,进一步优化人民法庭布局,发挥法庭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作用,建立法官联络村(社区)机制,实现“一村一法官”全覆盖。同时,公示公开联络法官及诉讼服务电话,设立巡回审判站点320余个,把“遇事找法”“就近求法”深植民心。

  “现在社区矛盾纠纷日渐增多,作为社区干部,面对很多新法律问题,开展工作感觉很乏力,自从‘社区法官’入驻指导后,我们调解起来更得心应手了。”经过前期充分调研,泸县人民法院率先在玉蟾街道朝阳社区试点“社区法庭”机制,提出了“党建引领+法官指导+综治参与+群众自治”的思路,法官定期深入社区、企业开展“流动坐诊”,摸排社区常见频发的涉法涉诉案件,定期研讨,轮岗坐班,指导社区“群众法官”调解处理相邻权、物业、家事等纠纷,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发现、处置、化解闭环管理。

  “社区法庭”运行以来,区域诉讼案件明显减少,已成功调处纠纷330余起,将矛盾切实化解在基层,真正减少群众“诉累”,节约群众诉讼成本。2021年来,各巡回服务站点共接待来访来诉群众3600余人次,开展巡回审判280余场。

 党建引领多元共治   真情服务和谐睦邻

  泸县人民法院坚持把党建工作和审执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以“抓党建带队伍提实绩”为工作思路,深入推进人民法院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在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泸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调解群众纠纷,助力基层治理为导向,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竭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小事微事、急事难事,切实将为民办实事落到实处。在抗“”一线、抗“”一线、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中,法院干警以党员先锋力量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奋战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架起党和人民之间的连心桥。

  法院干警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依托“酒麒麟”普法宣传队伍,围绕民法典施行、禁毒、反电诈、危害公共安全等民生问题,充分利用“两微一抖”等新媒体平台“云端发声”,弘扬法治精神,播撒法治阳光,助力基层治理。同时,依托微信、“四川微法院”“云上法庭”“线上调解”等平台引导群众网上立案、线上调解、视频开庭等4230余次,大幅节约当事人时间和成本,让更多群众真切感受到司法温度。(完)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