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 | 泰国榴莲抢“鲜”入川,南向开放如何打开“甜蜜”新空间?

29.06.2023  10:53

一颗泰国榴莲,搭乘中老铁路专列,只需3—5天,就能运抵成都,时间比过去缩短了一半。今年夏天,随着泰国榴莲抢“”入川,不少市民感叹,“榴莲自由”不远了。


有关榴莲的话题,在6月28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四川)—南亚东南亚国家工商领袖峰会”上,引发了关注。有嘉宾据此谈到,四川市场上的榴莲持续降价,正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深化南向开放合作的一个鲜活案例。从榴莲的话题说开,背后的区域合作新机遇也成为这场峰会上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第十二届中国(四川)—南亚东南亚国家工商领袖峰会现场


作为第十九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的主体活动之一,本届峰会以“同享时代机遇 共创区域繁荣”为主题,来自17个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政府机构、驻华使领馆、主流商协会、贸易投资促进机构,西部省(市)市政府部门和中外企业代表等350人参加会议。聚焦南向开放合作的新形势、新机遇,参会者展开热烈讨论。


火爆交流现场重现,“我们等太久了


太火爆了!”6月28日上午9点,距离会议开始还有半小时,几十位参会代表已聚在会议室外热络交流,递名片、加好友、聊合作。


久违的线下相聚,让参会者格外期待。早在上个月,菲律宾中国了解协会主席劳尔·兰比诺就抵达成都,并前往乐山,洽谈经贸和科教合作。


第十二届中国(四川)—南亚东南亚国家工商领袖峰会现场


这次来,我们也在推进和乐山缔结友城关系。”会上,劳尔·兰比诺不仅分享了好消息,也发出了投资邀请,“菲律宾是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我们的人口平均年龄只有25.7岁,劳动力群体在不断壮大,在生产力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我们期待与中国、南亚东南亚国家加强合作。为了这场双向奔赴,我们等了太久了。


来自南亚东南亚各国的盛情邀请,是基于一个鲜明的趋势判断:今年1—5月,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额达到2.59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9%,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5.4%。


中国和东盟连续三年成为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和投资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东亚乃至全球疫情后经济的复苏。”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说。


快速增长的态势,落脚在四川更为明显。今年前五月,四川对东盟的贸易总额达到672.7亿元,而去年四川与南亚东南亚国家进出口总额超过2158.91亿元,约占当年全省进出口总额的1/5。目前,四川有近4000家外贸企业与东盟做生意,而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快速增加。


经历三年疫情,不少走出国门的企业发现,机遇比想象中多:四川长虹借助国内电商平台的优势,在印尼市场全面引入线上渠道,近几年在当地的年销量增速保持在25%以上;同样在印尼开拓市场的新希望六和,更成长为该国饲料行业前三的龙头企业。


一条铁路、一个区域协议   成为众望所归的合作新起点


即便是不太懂英语的人,在不戴同声传译的情况下,通过这场会议,也能听出一些端倪。在数位外国嘉宾交替上台发言过程中,中老铁路、RCEP两大名词,被反复提及。记者特意细数了一番:中老铁路被提及了9次,RCEP被提及了34次


一条铁路的开通,打开了区域合作的大门。数据显示,中老铁路开通运营18个月以来,累计发送旅客1640万人次、货物2100万吨,呈现客货两旺态势。而在全球经济持续趋弱的复杂形势下,去年老挝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了11%。


现场,老挝国家工商会副会长达翁·潘加他翁兴奋地表示:“不只是水果,未来我们还希望通过中老铁路,把咖啡、茶叶、矿产等更多产品卖到四川。


中老铁路的开通,也为四川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2022年12月29日,中老班列(攀枝花)从攀枝花火车站首发,从此,一条从东南亚经攀枝花至成都,到我国西部及欧洲距离最短、效率最高、运行最稳的国际铁路通道全部打通。


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助推四川省从内陆腹地变成开放的前沿,也有利于降低四川与东盟地区的物流成本,提升经贸合作水平。”现场,电子科技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秦博展示了一份产品清单,它清晰地展示了这条铁路通道自畅通以来,为四川和东盟双边拓展空间带来的变化:四川的机电产品、服装、钢材等搭乘着国际班列一趟趟驶向东盟各国,而东盟的矿产品、橡胶及制品、粮食、农产品等,也源源不断进入四川市场,成为四川食品轻纺、能源化工等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原料来源。


抓住新机遇,四川省港投集团已把东南亚作为聚力深耕的主战场。“今年,我们还将继续推进与东南亚的经贸合作,力争今年要在东南亚实现外贸总额接近200亿元。”四川省港投集团副总经理杨军在会上透露,下一步还将继续扩大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的物流园区布局,在国内国外建立100余个物流园区和节点,形成全球物贸服务体系。


今年6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这一重大政策利好,在当天现场被各国嘉宾竞相提及。


成员国直接互相实施关税减让,能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降低贸易成本。”马来西亚国际商会会长姚智茗建议,下一步,成员国应该进一步降低关税壁垒,促成真正的自由贸易。


深化合作需要推动产业优势互补、打破贸易壁垒


合作持续升温,挑战也不可回避。当天的峰会上,多位参会者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一个现象:大量制造业正向东南亚转移。这会对中国制造业造成冲击吗?面对产业转移,四川又该如何应对?


机遇大于挑战。”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宋志辉对此持乐观态度,他注意到,当前转移出去的主要是低端制造业,包括四川的一些外贸型企业,依托东南亚国家的人力成本优势,企业可以实现利润更大化。在他看来,国内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对外企来说仍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下一步四川要瞄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技术前沿,发展高端制造业,加快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推动产业优势互补,也成为了当天与会者的共识。“利用越南和川渝地区的产业互补优势,未来互利合作潜力巨大。”越南工业和贸易部驻重庆贸易促进办公室首席代表赵翠娥表示,各方可以一道创造更多利益契合点和合作增长点,共同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推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


不过,当前产业合作仍然面临技术标准不一致、法律法规风险等贸易壁垒。可喜的是,当天,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四川省贸促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开展标准化与市场准入研究,为企业出海合规提供技术支撑。


此外,多双边工商合作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当天的峰会上,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四川联络办公室正式揭牌。该联络办是经中国国际商会、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四川省贸促会设立的第三个多双边工商合作机制地方联络办,将为四川与东盟强化交流联系、深化经贸合作提供更多便利,进一步推动四川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