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泰各方互不让步 政治纷争呈胶着状态

19.11.2013  01:42

中新社曼谷11月18日电 (记者 余显伦)泰“红衫军”18日称,该群体将有3万余名支持者参加19日、20日在曼谷拉加曼加拉国家体育场的和平集会,该群体声称不会上街游行,以此避免与反政府抗议群体发生对峙、冲突。

红衫军”主席提妲呼吁其支持者保持冷静,不要离开国家体育场或到曼谷民主纪念碑附近,以避免与反政府示威群体发生冲突。据悉,“红衫军”支持者20日将转往宪法法院,观察该院对联合执政当局推修宪法第190条是否违宪一案的裁决结果。

泰反政府抗议活动领导人、前副总理素帖18日与国会上议院主席尼空见面,正式告知尼空他打算在20日提交一份请愿书,弹劾国会下议院投票支持特赦条例的310名“民代”。

泰商务民主协进会等4个民间群体当天亦向尼空提交了有2.3万人联署的请愿书,要求其弹劾310名投票支持特赦条例的议员。尼空称,将在审核请愿书联署人真实、准确性后,将这些签名一并移送给反腐败委员会。

11月1日,在民主党“民代”退出投票表决的情况下,泰国会下议院以310:0的表决结果,二读、三读通过了由执政的为泰党“民代”提交,经特赦条例审修委员会审修的特赦条例草案。审修后的这份条例草案建议当局特赦2004年至2013年8月间,在历次政治冲突中与政治有涉的已决、待决或待审的罪犯或犯罪嫌疑人。

反对特赦条例的群体认为,该条例旨在为前总理他信脱罪,使其能够顺利回国;亦有反对者认为前总理阿披实及其副手素帖,在2010年4月至5月间下令武力驱散“红衫军”抗议示威活动的过程中致人死亡,并已被检方提起公诉,他们不应在特赦之列。有关特赦条例存废的争议,引发了这波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活动。

由泰联合执政各党推动的特赦条例已在11月11日晚被国会上议院否决,但曼谷街头的抗议示威活动尚无任何降温的迹象,反而有愈演愈烈之趋势。

由民主党主导的反特赦条例抗议示威活动,自10月31日起至今已有19天。期间,有素帖等9位国会议员辞去其“民代”职务,以显示其抗争到底之决心。

为泰党副发言人阿努颂16日就表示,目前没有解散国会下议院或改组内阁的可能性,为泰党为首的联合政府将继续执掌国家政权。他说,只有在行政和立法部门之间存在着严重冲突的情况下,才可能考虑解散国会下议院,但到目前为止这种情况并未发生。他说,即使所有民主党国会议员都辞职,下议院仍然可以继续履行其职责。

不过,此前泰联合执政各党对特赦条例存废问题上还是有过几次让步。总理英拉就多次表示,如果国会上议院中止了特赦条例的审议,在其剩余的任期内将不再推动特赦条例过关;泰国会下议院还举行会议,批准了6位议员撤回其所提交的6份尚未列入国会审议日程的大赦(和解)法案草案。但反对者却一直坚持必须从根本上废除该条例。

反对特赦条例群体似意不仅在于此。素帖15日就高调宣布提升抗议活动力度,并同时将先前反对特赦条例的诉求,改变为“清除他信体制”的反政府抗议示威活动。素帖更在17日晚间声言,24日会将整个反政府抗议示威活动推向极致,声称将在当天发动100万民众抗议示威游行。

民主党议员朱林15日向国会上议院提交了一份由146名民主党“民代”联署,弹劾总理英拉、内政部长乍鲁蓬等内阁成员的请愿书,要求国会弹劾前述阁员,由此便形成反对党在国会内、外对联合执政当局的夹击之势。

有分析人士亦指,泰国会上议院否决特赦条例减轻了反政府群体对执政当局的压力。泰历史上还未有过通过抗议示威迫使政府下台的先例。因此,20日泰宪法法院若作出对执政联盟或总理违法的裁决,将有可能导致为泰党的解散。

当下,泰国人的目光现在都集中在宪庭对该案的裁决结果上。民主党抗议领导人号召其支持者不要给宪庭施压;红衫军亦声称没有给宪庭施压的企图,但双方是否对宪庭施压尚待观察。

泰日前的一个民调显示,多数受访者都希望政争各方尽快结束该国政争,恢复国家的和平与秩序,还人民和平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