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辟谣“法院警车停景区”凸显社会信任危机

02.07.2014  21:27

  四川在线南充频道(记者 赵炳富)有网友在南充当地某论坛发帖《法院警车双休日夜停清泉寺景区干啥?》。今(1)日,南充市中级人民法院发表回复称帖文中反映警车夜停景区不实,该警车是为保证办案人员次日用车。

  南充一网友在当地某论坛爆料,车牌号为川RA202警的法院制式警车停放在南充市清泉寺景区长达一整夜,并质疑该车有公车私用的嫌疑,引来众多网友的围观。对此,南充市中级人民法院回复称,该车是法院正常办公使用,停放在景区门口是为了离驾驶员家近,方便运送出差人。

  近年来,类似质疑政府公权力和政府辟谣的事件,在网上屡见不鲜,也成为了普通百姓茶余饭后、娱乐生活的一项谈资。

  对政府公权力的质疑,凸显了当下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信任危机。

  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信任危机。一方面,在追求GDP的政绩指挥棒下,地方政府重视经济类投资,例如房产产业,轻视社会民生投资。民众民生需求得不到满足,自然对政府失去信任。另一方面,就是腐败问题,对于在经济和领导干部任用中权力寻租行为,老百姓早已心知肚明,习以为常,对政府失去信心,甚至“仇官”。再加上,“我爸是李刚”、“ 邓玉娇事件”等爆炸性、典型性官民冲突,直接导致官民对立,让普通百姓产生“你如何解释我都不信”。

  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信任危机。“诚信亏本,失信谋利”成为了当下中国市场经济的通吃法则。中国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的不成熟导致商业信息不对称,市场经济法治不健全导致市场经济主体监管缺位,进而“毒奶粉”等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频发,类似地,垄断市场、偷税漏税、招摇撞骗或者变相掠夺等也普遍存在。当“无奸不商”成为了老百姓对商人的共识,何谈市场利益主体之间的信任?

  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危机。我国传统的社会信任是建立在亲缘和地缘基础上。但是,随着社会变迁,大量农民工和大学生涌入城市,由于缺少熟人关系而无法公平就业和发展,而大城市市民依靠户籍和熟人关系,便可轻松享有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的福利。同时,医生、教师、政府官员和法律工作者等职业群体的职业信任度也在每况日下。特别地,老人倒地无人搀扶,湖北荆州船主对见义勇为者“挟尸要价”,更是刺激着社会信任最后的脆弱神经。

  无论从建设诚信守信政府,还是从构建社会和谐关系,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都显得客观而紧急。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出台,旨在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正是切合构建社会诚信和谐秩序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