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个法治文化创意工作室在成华区设立 若有法律需求 帮你“私人订制”

16.12.2014  09:50

  核心

  提示

  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市的决定,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法治成都”“怎样建设法治成都”等理论和实践问题,指明了要加强法治教育,着力构建尊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市的长期基础工作。

  成都目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普法活动,大学生法律志愿者、律师等纷纷加入。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成华区司法局成立了全省首个法治文化创意工作室。

  志愿服务从此不“撞车

  在成华区二仙桥街道西北路社区,“段妈”的名气可不小,她就是原西北路社区书记段胜华。离职不离岗的“段妈”,以志愿者身份成立了志愿者工作室。这个工作室作为最基层的民间组织,总能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反映给政府部门。

  其实在成都市,这样为群众提供义务法律服务的志愿者群体还不少,但由于彼此缺乏沟通和合作,总会造成一些志愿活动上的“撞车”。“比如学雷锋活动和宪法日活动的时候,养老院就来了好几批志愿者,某些社区有两个志愿者服务队来搞普法宣传,而有些社区则没有,容易造成普法用力不均衡。”成华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此背景下,成华区司法局成立了全省首个法治文化创意工作室,联合成华段妈工作室、律师、学生、社区网格员,构建起法治宣传志愿服务体系,实现校地社联动,推动普法宣传全覆盖。

  普法从群众个性需求下手

  成华区法治文化创意工作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作室的成立,能更好地协助政府部门开展法治宣传工作,而它运作方式的关键就是对居民进行“需求调查”。因为政府部门的普法方式是从整体着眼,而工作室能够通过走访群众了解到最迫切的需求,然后将这种法治需求包装成一个个具体化的项目,针对群众的需求订制个性化的法律服务,然后协助政府来提供给群众法律服务,这样能够将法律服务精细化。

  “这个社会不缺乏爱心,而是缺乏调度,缺乏有效地让爱心连接起来的机制。为了更有效地使用志愿服务资源,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内部建设,创新群众工作的方法,了解群众需求,做出针对需求的普法方案。”该负责人表示。

  成都商报记者 孙兆云

  ▲温江 奋力完成年度各项指标任务

  温江区近日召开传达学习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贯彻落实措施。温江区提出,临近年末,全区上下要紧紧围绕年度各项经济指标和民生目标进行认真梳理,逐项对照检查目标完成进度情况,查漏补缺,奋力完成年初既定的各项任务。

  温江结合实际工作提出,要加强对工业经济、服务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省市区重点项目等主要经济目标完成情况分析研究,加快进度,确保工作全面完成。要继续落实好稳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生产要素保障,帮助下滑企业解决好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支持其充分释放和扩大产能。要抓住年底市场消费活跃的有利时机,扩大消费领域,组织策划一系列刺激消费增长活动,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拉动经济增长。民生工作方面,高度重视吃、穿、住、行、学、医,水、电、气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对今年教育实践活动中查摆出来涉及民生方面的问题,各责任单位必须务实整改,让群众满意。

  成都商报记者 张强

  ▲龙泉驿 贯彻全会精神 促进“两城”建设

  龙泉驿区委日前传达学习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确保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有力推动世界级汽车产业城和国际化生活品质城建设。

  据悉,龙泉驿区委就认真学习领会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作出了安排部署。扎实抓好学习宣传,吃透全会精神,为法治龙泉建设和党的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龙泉驿区表示,将切实扎实抓好重点任务,进一步开创依法治区新局面、营造从严治党新常态。同时,扎实抓好统筹兼顾。认真对照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和市委的新要求,全面盘点、找准差距、集中攻坚,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加快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城和国际化生活品质城,为成都乃至四川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成都商报记者 雷浩然

  ▲市总工会

  15分钟之家惠及3万多环卫工和户外劳动者

  15分钟之家

  利用社会爱心企(事)业单位自愿提供的休息场所、微波炉、冷暖电器等设备设施,由企(事)业单位现有工作人员协助,为环卫工人和户外劳动者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

  截止到目前,全市“15分钟之家”站点已达602个,覆盖成都市主城区76个街道,辐射二三圈层区(市)县主干道,惠及环卫工人和户外劳动者3万余人。

  “15分钟之家”已达602个

  “履行四个职责,紧抓四项工作,把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这个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日前,成都市总工会及时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

  目前市总工会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抓好推动解决重点群体、重点领域的职工合法权益以及困难职工“送温暖”等工作。“15分钟之家”便是其中一个范例,为环卫工人和户外劳动者提供一个最多步行15分钟,就能解决“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的地方,使他们在辛勤工作期间体会到“”的温馨和社会的关爱。

  在成都商报的助力之下,成都总工会推动发展,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市“15分钟之家”站点已达602个,惠及环卫工人和户外劳动者3万余人。

  辐射二三圈层区(市)县主干道

  如何解决“15分钟之家”的服务设施问题,是设立“15分钟之家”的关键。联合成都商报推出的“15分钟之家”建设活动在发起几天内,便吸引20多个行业、近300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主动报名,申建点位达到2200余个。

  为了给环卫工人们提供更好、更便利的“15分钟之家”,市总工会按照标准化开展站点建设。有关负责人表示,首先是明确申报流程,提出了“定点位、签承诺、配设备、定职责、挂牌子”的建设方案。其次是用“六个一”推进站点标准化建设。对于符合条件的申建点位,科学布点,从3000多个申报点位中精选了位置合理的602家单位作为“15分钟之家”站点进行挂牌,防止出现站点分布不均、过多等问题。在主城区规范建站的基础上,市总工会还逐步将活动向二三圈层的区(市)县主干道进行拓展,目前已经覆盖成都市主城区76个街道,辐射二三圈层区(市)县主干道。

  新都试点站点管理激励

  “为了能让‘15分钟之家’长期服务,我们还采用多种方式保证其常态化。”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求站点所在企(事)业单位的基层工会组织积极参与站点的建设与管理,为站点服务常态化提供组织保障。在新都区还试行针对站点管理者的激励机制,经综合评定后,对具体管理人员给予一定的工作补贴,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

  成都商报记者 张舒

  基层反响

  温江区商务局科长

  以改善民生、服务民生为切入点

  学习了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温江区商务局内贸科科长赵婷认为,这次市委全会的主题非常明确,任务也非常清晰。谈到具体工作时她说,今年区商务局以改善民生、服务民生为切入点,推进社区便民店建设。截至目前,7个社区便利店和4个农村新型社区日用品直营店均已新建完毕。同时已经新开了精品冷鲜肉超市网点两个,分别位于温江人口集中的恒大城和美好家园。成都商报记者张强

  龙泉驿区商务局副局长

  紧抓项目服务

  促进汽贸产业发展

  “我们将深入贯彻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区委‘两城’发展总体部署,以服务汽车主导产业为统领,努力实现服务业提速增效。”龙泉驿区商务局副局长李九元昨日向成都商报记者表示,龙泉驿区商务局将紧抓项目服务,强化产业载体建设,这是促进该区汽贸产业发展的工作重心。

  据悉,龙泉驿区商务局将按照全会精神,重点促进宏诚汽车正式运营,雄飞商业广场、中信昊园等项目启动主体建设,以中法成都汽车博览城项目为重点,加快吸引欧美汽车博览、汽车文化等高端服务业企业入驻现有建成项目,有效地促进片区二次招商。下一步,还将瞄准中外汽车后市场服务业领军企业、国内外汽车大卖场引领性企业,推动高端项目聚集发展,积极促进东风4S店、澳康达名车广场项目正式签约入驻,加大与天津滨海盛世等汽车超市领域领先企业的跟踪洽谈。

原标题: 全省首个法治文化创意工作室在成华区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