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媒体"法治四川行"走进泸州 泸县独创卡通普法代言人"法娃"

07.08.2014  00:35

泸县法治文化长廊



泸县二中模拟法庭

依次为:泸县"法娃"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陈俊)8月3日—9日,全国媒体"法治四川行"采访活动在四川举行。从8月6日起,参加活动的多家中央媒体和全国多家省级法制报分成5个小组,分别深入德阳、泸州、内江、甘孜广安等市州进行参观采访。

泸州是第二采访小组的首个目的地,在这里,媒体记者们先后参观了泸县二中、泸县法治文化广场、酒业园区、黄舣镇永兴村、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红星街道天立社区等地,深入了解当地法制建设情况。

泸县二中:每个班级增设一名普法安全员

8月6日中午,采访小组成员到达泸州泸县,并首先参观了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泸县二中始创于1941年,1996年建成四川省重点中学,2003年建成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13年统称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是泸县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和泸州市毒品预防教育基地。

走进泸县二中校园大楼,一个特殊的"法庭"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原来,这是校园内开设的"模拟法庭"。据了解,泸县二中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比如让高一学生进行入学普法参观,针对高二学生开展模拟法庭,对高三学生举行成人仪式,"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校长张连奇说。此外,泸县二中还在每个班级增设普法安全委员,担任普法安全委员的学生负责向全班学生传播介绍法律知识。谯贵川同学是高三34班的安全委员,担任这个职务后,他利用自己平时学来的法律知识,制作成PPT,在德育课和班会上播放给大家观看,并结合实际作出不同提醒。"比如最近一期德育课上,因为暑假快来了,我向大家宣传了暑期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

泸县"法娃":独创卡通普法代言人

在泸县法治文化广场,有座外形独特的塑像:龙角、狮鬃、马蹄,额头上印有"天平"图案,胸前写着一个大大的""字。这就是泸县独创的法治品牌——普法代言人"法娃"。 据了解,"法娃"诞生于2012年6月,其创意源于龙、麒麟、独角兽等传统吉祥物,并融入了涉法元素:代表明辨是非的独角、寓意公平正义的天平、""驻心中的标识、以法为尊的律师领结,寓意法治同行的手势......整体造型将可爱的卡通形象与法文化结合在一起。工作人员介绍,作为宣传普法的代言人,如今"法娃"在泸县已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一些书籍、T恤衫、钥匙链上,都能见到"法娃"的身影。

泸州市委副书记:依法治市 泸州确定五大自选动作

在当天的采访中,泸州市委副书记曹建国向媒体介绍,推进依法治市是泸州市的一项系统工程,围绕建设法治泸州、平安泸州的目标,泸州市扎实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社会法治、法制宣传教育、强化依法治理保障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曹建国副书记介绍,在贯彻落实《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基础上,泸州市依法治市工作确定了五大自选动作。一是把安全生产监管纳入法治化轨道。1—6月,全市共发生安全事故171起,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6.2%;死亡人数63人,下降37.6%;经济损失1614万元,下降67.1%,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二是把信访维稳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今年以来,全市调解矛盾纠纷4126起,办理三级终结信访案件17件,信访听证15次,接待到市上访196批3893人次,依法处置违法上访人员66人。三是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今年以来,全市破获毒品案件91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09人,均居全省第3位。四是把食品药品监管纳入法治化轨道。健全食品药品审批—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配套制度,今年以来,共破获食品违法案件28起,查获涉案人员51人,打掉黑作坊、黑工厂、黑市场、黑窝点15个,依法查处酒类违法侵权案件32件。五是把城市建设和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实行建设项目规划管理规委会办公会、专委会、规委会三级审查制度,今年以来,全市查处各类违法建设项目174个、面积5088平方米,强制拆除违章建筑138个、面积315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