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四川怎么建?专家来支招

18.03.2016  09:14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庞莹)今年是深入推进依法治省务实创新落实年,法治建设如何抓?3月17日,四川依法治省理论和新闻界座谈会暨工作情况通报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牛文元、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人民日报社研究部主任崔士鑫等12位法学和新闻界专家汇聚一堂,为法治四川建设支招。

“四川省委、省政府在依法治省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就,走在了全国前列。”牛文元建议,在取得的成效基础上,四川要更加注重通过动员多元的力量来建设法治社会,推进依法治省。

崔士鑫用九个字来评价四川的依法治省工作:谋划实、举措新、品牌响。“十八大以来,四川省提出‘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理念,扎实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巴蜀大地落地生根。”崔士鑫认为,这一理念表现了省委、省政府依法治蜀振兴四川的坚强决心。

作为人口大省四川抓法治如何抓出成效,如何让领导干部形成法治信仰和习惯,如何让百姓更有获得感?马怀德认为,四川在法治建设中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突出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和带领推动,这一做法对推进法治进程十分重要。他建议在推进层面继续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让他们真正从骨子里相信法治、严格依法办事。

抓法治建设的重点和落实点在基层,如何抓?马怀德建议,基层法治建设切忌停留在维护社会稳定层面。“基层治安案件发案率低、维稳事件减少了,这不一定代表当地法治就好。”马怀德认为,法治建设是要在法治框架下民主进一步健全、社会自治的能力不断提高。“法治建设是个综合系统工程,要紧紧抓住基层,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马怀德说。

在加强法治保障方面,四川探索出了一系列方法,如把法治素养作为选人用人和班子配备的重要导向,把法治档案作为干部人事管理的重要考量。这些做法让马怀德不断点赞,他建议,要把法治考核进一步精准化,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法治评价系统,让法治考核和评价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效果。

与会者分别就推进法治政法德治的多元协同发展、推进社会基层治理、如何从新闻视角推进法治建设等内容为四川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