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法案为何被称为美国经济新“毒药”

27.08.2022  10:53

  在美国复杂的政治竞斗下,这就是新的一轮立法泡沫。

▲当地时间2022年7月28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拜登就《通胀削减法案》发表讲话。图/IC photo

  近日,拖延近一年的《通胀削减法案》由拜登总统正式签署生效。

  这是继《芯片与科学法案》后,美国联邦政府推出的又一个千亿美元级涉产业政策的法案

   1

   美国有史以来对洁净能源最大一笔投资

  早些时候,该法案在美国参议院以50对50的投票结果进入僵局后,由副总统贺锦丽投下关键性的赞成票实现通过,而在众议院是以220对207的票数获得通过。

  由于美国两党存在严重的对立和分化,法案的通过可谓是民主党利用现有主政地位而实施的“独角戏”。

  值得注意的是,该法案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气候法案”,因为其中3690亿美元与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有关。

  具体看,该法案包括4300亿美元的支出计划,其中3700亿美元将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目的是在203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0%,相关支出将用于贷款,协助企业及农场绿色转营,提高小区能源效益。

  法案规定,如美国家庭购买新能源汽车可获得高达7500美元的税收宽免,而购买二手电动车可以获得4000美元的补贴。生产太阳能电池板及风力涡轮机制造商亦将获得补贴援助。

  此外,大约300亿美元的生产税减免被指定用于促进美国的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电池和关键矿物加工的生产,另外还有100亿美元的投资税减免,用于建设清洁能源生产设施。

  目前看,这是美国有史以来对洁净能源的最大一笔投资。

  新法案是对去年底就基本上已宣告死亡的《重建更好未来法案》(Build Back Better Act)在某种形式的“复活”,是政治妥协的结果,也是政治交易的结果。

  因为《重建更好未来法案》此前一直受到西弗吉尼亚州保守派民主党参议员曼钦(Joe Manchin)阻碍。即使民主党持续努力与他进行谈判,曼钦仍表明在8月通胀数字出炉之前不会支持新的气候开支。当时,民主党进步派已接受了美国联邦政府气候政策“流产”的事实,将注意力转向由民主党控制的深蓝州,希望能在州级层面推动减排。

  然而,在7月末,曼钦却突然转向,公布了他支持的3700亿美元气候政策,这为拜登的法案提供了转机。

  在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危机之下,美国政府力图实现能源的相对独立。有分析认为,《通胀削减法案》加入了联邦政府支持油气开采的硬性要求,可加快在西弗吉尼亚州的管道油气项目建设,这才获得了曼钦的支持。在这一转变中,早前预言美国高通胀难以回避的美国前财长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也似乎从压抑通胀的角度帮忙说服了曼钦。

  虽然法案难以满足各方利益,但在国会以微弱优势通过,会减少民主党进步派对拜登政府的不满,增加他们在11月份开始的中期选举的投票热情。

  一系列的妥协和交易促成了法案最终实现预期,这成为拜登在中期选举前的重要政治资产之一。

  ▲当地时间2022年7月8日,美国俄亥俄州佩里斯堡,太阳能公司First Solar员工将胶带贴在电池板上。图/IC photo

   2

   法案被称为经济新“毒药

  该法案在美国被部分人称为经济新“毒药”。

  其主要原因,首先是这一法案主要体现民主党执政理念,受益的主要是支持民主党的州及相应产业的公司,即除了“绿色”特殊利益集团获赢以外,许多美国人都不是赢家。

  其次,法案虽然被称为“通胀削减”,但这一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势必会增加联邦政府的负担,只能依靠增加印钞解决,对削减赤字的作用很有限。

  另外,法案在美国经济衰退之际提高了美国人的税收,法案“名不副实”,对降低通货膨胀几无作用,数千亿美元的税收将重创美国人。

  这是因为,该法案对企业、能源公司、进口石油提高税率,最终将通过提高价格和降低工资转嫁到消费者和工人身上;同时,油价将再次升高,进一步推高通胀。

  虽然美国政府一再强调该法案将减少赤字并降低通货膨胀率,但预计未来更高的消费价格将继续存在。

   3

   给中美气候变化对话和谈判增加不确定性

  该法案为电动汽车的购买者提供新的补贴,而领取补贴的前提是,购置的汽车必须在北美制造,其电池中至少有40%的金属原料和矿物(例如锂和钴)要在美国或者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开采、提炼。

  也就是说,拜登政府拟用带有激励措施的国家产业政策塑造新的消费趋势并设立产业的经济流通边界。

  美国这一立法对中国可能带来一定的冲击。一是美国力图实施特定的产业政策以及保护主义,以壮大美国的新能源供需两端。由于存在补贴,这对中国相应的出口企业就会构成明显的不正当竞争。

  二是,美国推动本土市场走向相对封闭,在生产要素上实施与中国的某种脱钩,这会影响中国部分优势产品对美的出口。

  再者,法案鼓励美国本土开拓新能源产业,这会间接冲击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及其设备的出口。

  另外,法案的颁布进一步增强了美国在规范制定上的影响力并树立新的产业偏好,美国或以新的标准与中国对接谈判。这可能为未来中美在气候变化上的对话和谈判增加不确定性。

  对此,我国可以积极应对。首先,从美国这一法案所表现出的民主党的新产业偏好以及特定公司在产业中的权重变化,可以分析出美国产业发展的走势。

  其次,可对法案的实施以及效果保持密切观察,听其言观其行,既要预防美国的政策泡沫又要防范美国借所谓的环保和能源新标,将中国设置为身份他者、行为他者进行新的排斥。

  另外,可积极对外宣介中国在能源环保和气候领域的突出成就,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能源政策,了解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正在推动全球命运共同体建设。

   4

   新的一轮立法泡沫

  回顾历史,类似政治事态在美国并不鲜见。比如,拜登当选后就签署了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的行政令,特朗普此前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拜登的作为无非是回到原点。

  对于此次法案来说,美国复杂的党争、权力制衡、联邦与州的权利分化,以及政府财政赤字、产业投资与国防投资的冲突、产业外包造成的制造业颓势和政府对传统全球化的路径依赖等因素,均为法案的落地带来了不确定。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美国的选举周期短暂,这使得获取政治优势尤其是获取执政资格成为各党派的首要政治利益与目标。

  这一法案主要聚焦于美国内部利益的再分配与切割,造成了尖锐的政党分化与立场分野。要实现逆转美国目前的产业现状,这不是拜登四年或八年政治生命周期内可完成的任务。实际看,在美国复杂的政治竞斗下,这就是新的一轮立法泡沫。

  特约撰稿人|王英良(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国际关系学博士)

责任编辑:张玉

警惕!美国用这个“隔离墩”围堵中国!
  8月24日,美国最新的对华出口管制生效,News.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