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行为标尺而非素质的大力丸

19.01.2015  11:34

    核心

    提示

    法律作为行为的尺度,需要保持一致,为公众提供稳定预期。此次民航公安机关的专项整治,可能就会让人质疑,之前是不是没有“严厉依法查处”?近几年频繁出现的扰乱民航正常运行秩序的行为,是不是和依法查处乏力有关?既然法律白纸黑字摆在那里,那么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

     · 付克友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民航空防安全会议上,近来频繁出现的扰乱民航正常运行秩序的行为成为关注重点。民航公安机关表态,将加大力度,遏制威胁民航飞行安全犯罪活动多发势头,严厉依法查处飞机上吸烟、打架、滋事等非法干扰行为和因航班延误等矛盾问题引发的违规行为。

    飞行安全人命关天,针对扰乱民航正常运行秩序的行为,民航公安机关有关“严厉依法查处”的表态当然是对的,网友们也一片叫好。在这个问题上,主管部门、航空公司和广大公众终于取得了高度一致,只是这个共识未必有相同的认识基础。主管部门着眼公共安全,航空公司可能更在意飞行秩序和成本,而在很多网友看来,加大惩处力度,是令人诟病的国民素质的拯救之道。

    在这里,扰乱民航正常运行秩序的种种行为,被认为正是国人素质低下的表现,相关法律不彰,惩处不力,则成为这种国人素质低下的重要根源。因此,他们相信乱世用重典的逻辑,如果加大惩处力度,国人素质也会因此得到救治。

    不得不说,在这种公众期待中,法律被赋予了过多的功能。的确,法律是行为的标尺,每一个人都需要在法律的框架下行使个人权利,并无害于他人权利和公共利益。就此而言,法律在很多时候,也成为素质的一把标尺———突破了法律底线,当然是没有素质的。但是,法律也只是提供了这把标尺而已,它本身并不是提升公众素质的大力丸,似乎服下它就能立竿见影。

    扰乱民航正常运行秩序的种种行为,其原因可能很多。有的是有意以身试法,比如登机后谎称自己携带炸弹,或在飞机上打架滋事;有的是缺乏常识无意为之,比如有乘客把安全门当成厕所门打开(起飞前),导致飞机应急滑梯释放;有的则是乘客与空乘产生矛盾,一时冲动不理智……当然,无论是哪一种,都可以认为是缺乏素质的表现,也都应该依照法律,视情节轻重,进行相应惩处。但无论如何,不能把国民素质问题和法律的尺度问题混为一谈。毕竟,法律的尺度是一定的,而国民素质的原因需要从多种途径求解。它可能是个法律意识问题,也可能是常识学习的问题,还可能是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的问题。有时候,航空公司服务质量和乘客素质成为相互影响的两面。提高乘客素质,航空公司也有责任。

    同时,需要指出,法律作为行为的尺度,需要保持一致,为公众提供稳定预期。此次民航公安机关的专项整治,可能就会让人质疑,之前是不是没有“严厉依法查处”?近几年频繁出现的扰乱民航正常运行秩序的行为,是不是和依法查处乏力有关?既然法律白纸黑字摆在那里,那么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因此,被依法加大的惩处力度,更应该成为一以贯之的常态,而非运动式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