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推进“法律七进”工作 打造普法营养大餐

30.07.2014  08:58


普法走进工地。


发放普法读物。

  “足球场上,球员用手去挡球,裁判员向他出示了黄牌。这就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如果破坏了规则,游戏就无法顺利进行下去。法律就是国家制定的规则,约束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只有大家都自觉遵守各种规则,我们的生活才会有序、和谐。”翻开《四川省“法律七进”普法教材》的《小学生(低年级)学法用法读本》,在《人人都守规则》这一章节,编者通过图画故事和“小小博士告诉你”问答启发的形式,告诉小朋友们要尊重规则,进而尊重法律。

  厉行法治,懂法是基础,普法应先行。全省各级司法行政系统精心“烹制”普法营养大餐,积极营造学法、用法、敬法、守法的良好氛围。截至6月底,全省司法行政机关面向机关干部编印发放普法读物41万多册,其中双语读物1.7万册;面向农村和社区居民发放普法读物77.8万册,普法宣传用品26万多件。

  省司法厅组织力量编写的《四川省“法律七进”普法教材》正在进行最后的校样、修改,待通过评审后预计8月底面向全省公开发行。

   编写读物 打造普法载体

  “这个封面的人物要更换一下,换成小学生乐于接受的人物形式。”走进省司法厅法制宣传处,工作人员正在对《四川省“法律七进”普法教材》样书进行最后的修改。

  据了解,目前我省各地都结合本地实际编写了法制教育读物,比如说古蔺县编写了《公民普法教育读本》,达州市通川区编写了《法制宣传以案说法》等普法读本。据介绍,各地编写的法制教育读物形式不拘一格,针对不同群众又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说,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主要采取读本形式;针对农民工,采取问答形式。而在少数民族地区多采取挂图、年画、折页等普法形式。《四川省“法律七进”普法教材》编写组于4月底正式成立。编写工作依托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专家学者,每个课题组由两名专家和两名有司法行政实务工作经验的人员组成。

  而在采写形式上,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采取读本形式。“法律进学校”的普法书籍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又分为小学、中学和大学不同的年龄层次需求来编写。翻开《小学生(低年级)学法用法读本》,我们看到更多通过漫画和卡通等小学生易于接受方式来展现,并将汉字标注拼音。针对大学生的读本采取生动的以案说法的形式来展现。

  目前,《四川省“法律七进”普法教材》已经编写完毕的七本普法教材包括《小学生(低年级)学法用法读本》、《小学生(高年级)学法用法读本》、《中学生学法用法读本》、《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读本》、《公务员学法用法读本》、《藏区学法用法读本》。“初稿编写完毕后,已经经过几次反复修改。我们广泛征求了律师、基层司法局(所)工作者和一线普法人员的意见,不仅是有深厚的法律功底,还有法律实务经验,可以说是一个集大成的作品。”据介绍,目前《四川省“法律七进”普法教材》样书已经印制,分送相关部门征求意见,修改后定稿,预计8月可向全省各地发放。

  接下来,省司法厅还将继续组织专家和法律工作者编写法律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的普法读本。

   逗硬奖惩 目标责任明确

  “法律七进”工作到底如何落到实处?落实目标责任和督查必不可少。

  2月26日,省司法厅与相关责任单位和各市(州)签订《推进“法律七进”工作责任书》。如此大规模以目标责任的形式强力推进法制宣传,这在我省尚属首次。“我们明确了责任单位,还与每一个责任单位签订责任书。我们这样做,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推动‘法律七进’真正落地。”省司法厅厅长李仲彬表示。“责任市(州)和单位每一季度上报工作进展情况,每半年上报阶段性工作总结,年终上报年度自查报告,并对各类文件、台账、资料实现规范化管理。”翻开《推进“法律七进”工作责任书》,责任到人头,到具体单位,并且明确规定相关责任单位定期督促检查。

  “以往法制宣传工作没有具体明确的目标责任,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容易流于表面,现在有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并且签订了目标责任,这就让我们必须重视,倒逼工作,促进‘法律七进’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市(州)司法局负责人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为及时、准确掌握各地、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联系各司法行政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扎实开展工作,确保“法律七进”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4月底到5月底,省司法厅派出由厅领导成员挂帅的10个督导组,分片督导各市(州)司法行政机关“法律七进”工作开展情况。督察重点包括“法律七进”总体方案制定和责任分解、人员到位、经费保障等情况;“法律七进”活动开展情况、各级各类媒体和社会公众场所宣传情况;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进展情况等。 (庞莹 图片由司法厅提供)

我省出台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指导意见 明确21个市州重点布局产业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