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出台“法律七进”三年行动纲要 突出领导干部等群体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如何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法律七进”活动如何深入持久开展?5月26日,四川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联合下发《四川省“法律七进”三年行动纲要(2014—2016年)》(以下简称纲要),把推进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寺庙、进企业、进单位所需普及的重点法律知识进行逐年、逐项、逐条安排。
推进依法治省,普法必须先行。深入持久开展“法律七进”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先导性、系统性工程,事关我省依法治省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群众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纲要全文约9000字,分7个主要部分,每部分按照年份明确了具体的执行内容。
纲要抓住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这一主线,突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落实了一年普及法律常识、两年培养法治意识、三年提升法律素质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比如在“法律进机关”方面,在领导干部履行职责需学习的相关法律法规这一层面上,2014年的要求为“重点学习宣传行政许可、政府采购、政府信息公开、突发事件应对和处置、防灾救灾等法律法规”。在2015年,这方面的内容有所提升,要求领导干部重点学习宣传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及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法律法规。
在2016年,该项工作进一步提升,要求领导干部在民商事法律法规和社会事务管理法律法规上加强学习和宣传。
纲要根据不同地域、行业、人群的差异化法律需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分门别类、按需普法,列出了菜单式普法大纲,确保“法律七进”更加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比如,针对农民的需求,在“法律进乡村”方面,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土地管理法、农业法、种子法、畜牧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而针对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要求重点开展治安管理处罚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禁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教育。
纲要还突出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要求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以改善民生、依法维权为重点的法律法规宣传。比如在“法律进社区”方面,社区群众人身财产安全法律法规一项,要求开展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重点学习宣传相邻关系、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民间借贷、房屋征收与补偿、物业管理等法律制度。
为进一步抓好纲要的落实,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行动方案,统筹三年普法规划和年度普法内容。当前,要突出领导干部、青年学生和寺庙僧侣等重点群体,抓好法律进机关、进学校和进寺庙工作。要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依法治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与普法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活动中心、宣传橱窗、农民夜校等基层宣传阵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