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法官自述:看不到前景 感受不到职业神圣

29.05.2014  20:38

  新华网重庆5月29日电(“中国网事”记者韩振 毛一竹)周卓(化名)是西部地区某法院刑事审判庭的法官。他历经了人生的三次大考——研究生考试、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最终实现了法官梦。但近期,他却选择辞职。是收入不高、压力太大,还是有其他原因。面对记者的疑问,他讲述了自已放弃法官梦的缘由。

   法官是我的梦想 收入低不是辞职关键

  我从小就梦想做一名法官,所以高考时考取了国内某知名政法大学学习法学,并读取了硕士研究生,接着又顺利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进入法院刑事审判庭,负责审理刑事案子。

  相对于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因涉及人身自由权和生命权,社会关注度更高,这就要求法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感要强。但有的当事人在三番五次调解后,还是不理解我们的工作,甚至上访闹事。

  最忙的时候,我一个月要审结30个案子,尤其在年末,因为法院有审结率的考核,大部分法官都会加班,加到晚上十点多是很正常的。

  虽然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但收入却不高。我工作了三年,目前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除去日常开销,基本存不了钱。像我这种学历较高的法官,参加工作时就二十五六岁了,现在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很多人都只能贷款买房,但每月还了房贷,工资便所剩无几;如果再遇到同事、朋友结婚“出份子”,就会入不敷出。

  我当初选择做法官,并不是冲着高收入,而是为了实现自已神圣的法官梦,只要基本的生活得到了保障,其余的并不贪求。

   人际关系复杂 处处受排挤

  单位的人际关系复杂,处处受到排挤是促使我离职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单位内部有各种各样的小圈子,稍微说话不谨慎,就可能得罪人,平时要投入很多精力去处理工作之外的各种关系,让人感到很疲惫。

  我所在的办公室有5个同事,我的身份是公务员,而其他人是“临聘人员”,没有经过公开程序和岗前考试,没有编制,都是通过关系进来的。比如,其中一位的亲叔叔就是另外一个部门的领导。他们虽是“临时工”,但除了基本工资和我不同,福利都是相同的。

  因为我们不是“一类人”,自然而然地,他们就形成了一个小团体,除了吃饭、聚会故意孤立我、排挤我外,甚至把自己该做的工作都推给我。我是新人,又是外地人,得罪不起他们,只有忍气吞声、逆来顺受。

  如此氛围迫使你必须花很大精力去应付人际关系,并且试图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而不是花费精力在司法审判上。然而,他们这些天然形成的关系,不是你想进就能进入的,往往耗费心机,最终却发现是徒劳的。

   看不到发展前景 感受不到职业神圣

  我之所以有法官梦,是因为其代表着公平和公正,但进来之后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让我没有了做法官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事实上,法官并不高大,也不神圣。在社会上,法官的收入不高,说话不够硬。在单位内部,虽然法官是法院的核心,但实际上是“弱势群体”。法院的内设机构如办公室、监察室等,行政级别比审判庭高半级,加上法官工作和生活上的资源都来自这些部门,在其面前难免矮半截。

  此外,法官在公正公平决断案件方面也往往力不从心。虽然我始终在用使命感和责任感办理案子,但常常会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出现所谓的“人情案”。比如,2011年伴随着酒驾入刑,此类案件的数量急剧增加,有一些公职人员也触犯了此类法律,走后门、托关系说情的很多,希望判得轻一些。而打招呼的人,往往都是法院内部的人,哪个都不敢得罪!

  法官当中,也有坚持正义的,但结果往往很惨。比如我们法院的一名非常优秀的法官,几年前在处理一个案子时没有听领导的招呼,帮助弱势群体说了些话,与该领导产生了矛盾,三次竞争领导岗位都失败了。虽然每次群众投票票数都很高,但因为领导强烈反对,就是不能提拔。马上,他就要过了提拔年龄。

  说到升职,其实法官的上升空间非常有限。我作为硕士研究生进入法院,定级是副科,三年后转正科,从正科转成副处,就要开始竞争上岗。由于职位名额有限,竞争十分激烈。

  我们法院一个民商方面的审判庭,总共有20多名法官,今年出现副庭长空缺时,十几个法官都满足条件。他们就明争暗斗,明着拼实力,暗地里拼关系,本来部门以前还比较和睦,现在同事之间却有隔阂,正常工作都不好开展。

  在我们法院,你未能升职往往不是因为你不够优秀,而是因为你上面没有位子;或者是有位子的时候,你又过了提拔的年龄。再或者是有位子,你也恰逢其时,但是你没有关系。

  正是这些原因,让我感受不到法官的神圣,反而看到很多无奈和不公。当现实中法官的形象距离我的梦想越来越遥远,我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和梦想,自己是否还有必要再继续为此而坚守。最后,我选择辞职,做一名律师,毕竟还热爱法律,虽然不能决断正义,却可以输送正义,希望以己之长服务于法治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