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法学院师生在第十一届“中国法学家论坛”获奖

28.08.2016  06:01

  2016年8月23日晚,第十一届中国法学家论坛获奖论文报告会在北京举行。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唐仪萱老师撰写的论文《服务合同通知义务的一般规则——〈欧洲示范民法典草案〉的启示》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奖”三等奖,法学院2014级研究生周学贞撰写的论文《论预约合同的违约损害赔偿责任》获得了优秀奖,为我校法学院赢得了荣誉。

  “中国法学家论坛”是中国法学会主办的最高学术论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编纂民法典的宏伟目标,中国法学会特以 “民法典编纂:理论、制度与实践”为主题,举办了第十一届中国法学家论坛。本届论坛旨在围绕我国民法典编纂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刻总结我国民事立法和司法的实践经验,系统梳理我国民事法律方面的理论成果,理性借鉴国外民事法律的成功范例,为进一步健全我国民商事法律规范体系,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制定一部遵循法治规律、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法典,提供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

第十一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共征集稿件1572篇。参与征文的既有全国法学理论研究者,也有法律实务工作者;既有法学大家,也有法学新秀。论坛组委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组织中央政法部门负责人和法学院校的知名专家学者,经过通讯电子匿名评审、集中书面匿名评审和学术不端检测等环节并公示,最终评选出一等奖论文9篇、二等奖论文28篇、三等奖论文47篇、优秀奖论文45篇。在全省高校法学院范围内,获得等级奖的仅有两人(另一人为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获得两项奖励的仅有我校法学院。

  唐仪萱老师、周学贞同学在本次中国法学界高水平学术论坛中获奖是我校法学院长期致力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工作的一次重要的成绩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