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河惊现“熊猫越岭” 山峰外形酷似熊猫

16.12.2013  20:34

  近日,笔者从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区内发现一山峰酷似熊猫,整个山体形态如一只健壮大熊猫匍伏在山顶,头部向右侧,面朝北方,背对着唐家河毛香坝,想奋力翻越这座山。这一奇特景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拍照。

  

 

  据悉,该景点是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专家陈猛在唐家河考察学习时发现的。一天早晨,陈猛准备从景区酒店出发进山考察,不经意间仰望酒店旁大山时,发现在层峦叠嶂的大山中一座奇特的山峰酷似熊猫,陈猛赶紧用相机对准这奇景拍照。从陈猛拍摄的照片看,这座山的形态似熊猫伏卧山顶休息,其头部为白色,一只耳朵和眼睛清晰可见,暗黑色的山如熊猫的肩和背。山上的枯草落叶完全勾勒出了大熊猫的头、肩、臂膀。熊猫的耳和眼轮廓和颜色分明,惟妙惟肖。当陈猛下午返回时,这座“熊猫山”却不见踪影。次日清晨,专家组一行启程离开时,熊猫山再次出现。陈猛说,这座山对观察者的观测位置有较高要求,须是在蓝天下,天空云雾较少,不会遮挡视线,“这只健壮的大熊猫就‘羞涩’地爬上景区酒店对面的山巅。”

  据了解,陈猛一直在卧龙自然保护区从事研究大熊猫工作,已有近20年时间,对大熊猫生活习性和身体特征了然于胸。陈猛将发现的“熊猫山”照片与真实的大熊猫仔细对比和解析后,断定这座形状迥异,外形奇特的山正是他苦苦寻找20年的川版“熊猫山”。 陈猛说,他曾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寻找多年,希望能在大熊猫乐园内寻找到一座类似的山,以完善保护区的自然特征。令他意外,竟然能在千里之外,同样有熊猫出没的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熊猫山。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处长谌利明介绍,被发现的熊猫山地处唐家河保护区内的刘家沟至对窝坪的大山内,由于人迹罕至,所以熊猫山藏身于深山无人知晓。熊猫山是由花岗岩构成,海拔约有2400米,其山顶成尖状,生长有针叶树,常年为绿色,山脊处为针叶和落叶混交林木。从熊猫山的山顶至山底约有50米高,且占地面积较大。熊猫山并不是此地段的最高山峰。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山体常年受自然风化剥蚀严重。2008年青川地震之后,原有的山体发生断裂,经风化,两种力量合力下,便形成外形酷似熊猫的自然奇观。

  

  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78年经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报国务院批准成立,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面积4万公顷。唐家河保护区生物资源富集,据调查,有脊椎动物430种,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72种,一级保护动物就有13种。大熊猫数量为60只,金丝猴1000多只、扭角羚1200多只;有植物2422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有12种,其中一级为4种。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岷山山系大熊猫主要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为A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拥有三国阴平古道、红军战斗遗址和众多原生景观。被誉为“天然基因库”、“生命家园”和岷山山系的“绿色明珠”。

  陈猛感慨道,“唐家河真是熊猫天堂!景区内出现熊猫山,是一种‘有生命’的自然奇观,有较高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将为唐家河带来巨大的旅游经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