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首日资金“北上”热过“南下” 川内投资者热情没有想象中高

17.11.2014  23:17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李龙俊/文 何海洋/图)11月17日,作为内地资本市场最大力度的开放举措,沪港通正式启动。

当日,在华西证券、国金证券、招商证券等公司成都部分营业部内,记者看到沪港通的说明被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川内投资者虽然积极了解沪港通,但首日拿出真金白银“南下”买港股的人并不多,热情并没有想象中高。与此同时,港资“北上”买内地股票的热情却明显高涨。

冷热不均

港资入沪热情远超内地资金入港

华西证券港股通首日交易情况平稳,但交易量并不大。买入额度占用总计约三百余万,对公司总体佣金贡献不明显。”在17日收盘后,华西证券发给记者的一份数据显示,首日川内投资者对港股市场整体比较谨慎。作为川内影响最大的券商,华西证券的数据代表了整个四川投资者的情况。

不仅是川内投资者首日买卖港股的热情不高,内地整体情况同样如此。上交所盘后公布的数据显示,当日内地投资者买入港股仅有3.88万笔,成交17.72亿元,成交额度不到监管层设定的105亿元单日额度的两成。仅相当于当日沪深股市成交金额的0.5%。

与此对比鲜明的是,当日港资“北上”买沪市股票的热情高涨。记者发现,17日下午两点,港资购买沪市股票单日130亿元额度就全部用完,港交所随后公告,港资当日不能再买入。

内地资本市场这次开放力度大,吸引了大量香港资金关注。”招商证券分析师周小平认为,在港的资金实际上来自全世界各地,配置A股的热情高。而内地投资者对港股的规则还不熟悉,多数投资者还不急于交易。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对于熟悉港股,且有实力炒港股的不少内地机构和大客户基本上已在香港开户,因此“南下”资金较少可以理解。

冲高回落

沪港通长期意义胜过短期价值

在沪港通消息刺激下,7月以来A股上涨已超过10%,但17日沪港通开通当日,A股市场却小幅冲高后回落,整体表现波澜不惊。截至收盘,上证指数微跌0.19%,深圳市场跌0.52%。与此同时,港股市场恒生指数也下跌1.21%。

沪港通利好消息前提有所体现,在真正兑现后部分资金可能选择了获利出局。”周小平认为。记者看到,包括银行、保险、券商等沪港通热门股17日多数下跌,对指数拖累明显。不过仍有部分沪港通标的股票走势较好,12只沪港通标的川股中,包括四川路桥、明星电力、成发科技等涨幅都超过3%。

在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华生看来,开通首日市场的表现实际上并不重要,沪港通对A股的长期意义大于短期刺激。沪港通启动带来的资本双向流动,有助于降低A股市场估值体系的不合理性。投资理念的对接、投资者结构的优化,以及港股做空机制的影响,也有助于一定程度遏制投机行为,促进A股市场趋向理性。

川内投资者获得一个新的投资途径,同时也能在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中提升理财水平。”华西证券分析人士认为。据介绍,为了让投资者更理性地认识港股通业务,华西证券在业务开通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在开展形式多样的港股通培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