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川:县域经济后发赶超

04.08.2014  16:58

 

自编自导自演的原生态大型山水实景剧《乌蒙沐歌》演出

 

桃源山居全景

(通讯员 黄劲超 邹杭江 胡若飞)日前,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表扬2013年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的决定》,对全省涌现出的35个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予以通报表扬,沐川县榜上有名。这是沐川首次获此殊荣。

 

一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偏远山区县,如何在不经意间以惊人速度跃然而起?作为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县,近年来,沐川充分发挥绿色与生态优势,坚持“生态发展、绿色崛起”发展取向,全力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一个“”字换来绿水青山

 

沐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保护区,境内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十分适宜林竹生长。

 

7月11日,笔者来到沐川县杨村乡碑坪村,只见漫山遍野的林木郁郁葱葱,宛若置身绿色的海洋。“我这片柳杉苗存活率高,长势也好。”碑坪村林竹大户刘建华指着一大片栽下不到2年的柳杉苗欣喜地说,“我去年光是林木这一项收入就达170万元。”刘建华从2000年开始植树造林,现已造林近2000亩,并带动全村造林13300亩,让片片荒山变成“绿色银行”。

 

刘建华是沐川大力培育林竹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受益者之一。近年来,沐川强化林业科技支撑,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凸显。全县现有林竹161万亩,森林覆盖率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13.8%上升到现在的77.34%,县域主要流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III类,空气质量指数居全省前列,县城区空气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达1377个/立方厘米,沐川竹海景区最高达35000个/立方厘米,被誉为“天然氧吧”,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中国竹子之乡、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首批省级生态县等殊荣。

 

一个“”字赢得金山银山

 

走进沐川县新凡乡双石村立春林下生态养鸡场,只见林荫中一幢幢仿生态鸡舍错落有致,三五成群的乌骨黑鸡来回觅食。“去年出栏乌鸡近2万只,除了林地租金,纯收入达45万元。”林下养殖大户周立椿喜于言表。周立椿的林下“掘金”得益于该县推进错位发展、特色发展。

 

坐拥青山绿水,如何让老百姓共享生态红利?近年来,该县推进生态农业规模化,生态工业集群化,提高绿色经济比重。该县去年整合涉农资金6100万元,带动社会投资近4亿元,围绕林业、茶叶、林下养殖等6大类初步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个,培育一枝春茶业、富民黄白姜等生态食品龙头企业。2013年,全县种植茶叶21万亩、金银花3万亩、猕猴桃4万亩、黄白姜3万亩;年出栏生猪29.4万头、肉兔98.7万只、林下养鸡120万只;人工繁养大鲵4万尾,第一产业增加值11.18亿元,增长4.2%,排全市第1位。

 

与此同时,该县壮大“制浆造纸、竹木板材、循环化工、生态食品”四大支柱产业,形成40万吨制浆造纸、20万方板材加工、22万千瓦发电装机、3万吨磷盐产品的产能,成为国内最大的竹浆纸一体化产业县和四川最大的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县。

 

一个“”字加快转型升级

 

沐川小火纸两担,茶叶儿两担!”“接新姑娘儿,干九大碗啰!”……每逢夏季周六晚上20:15,沐川自编自导自演的原生态大型山水实景剧《乌蒙沐歌》便会准时在该县沐源广场河畔上演,吸引众多市民游客观赏。该剧是沐川文旅深度融合的有益探索。

 

为打造西南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将文旅产业培育成为富民强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沐川确立“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产业融合、错位发展”思路,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禀赋,坚持规划引领,加快完善全县文旅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景区建设规划,加紧编制沐川竹海、舟坝库区等重点景区详规,围绕生态养生、民俗文化、特种体验、乡村休闲四大板块,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旅精品。

 

文旅融合助转型,项目落地促升级。沐川引进上海弘航集团整体接手沐川竹海,投资10亿元争创4A景区,并打造西部地区首屈一指的文艺交流中心彩弘艺术谷;新引进火凤凰旅行社,并与乐山、成都24家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组团旅游实现零突破;建成投运三才大酒店、西蜀印象大酒店、山水居休闲山庄,竹海大酒店创建为三星级酒店。2013年,全县接待游客80.3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64亿元,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2.0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