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下心来干实事 誓把蓝图变现实

31.08.2017  13:50

 

 

2015年,时任茶叶村第一书记的张玉磊(右)指导贫困户种植茶树苗。资料图片


          编者按
  近年来,我省国税机关持续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全力攻坚,以绣花功夫持续推进驻村帮扶工作,努力发挥税收助力精准扶贫脱贫的突出作用;国税系统派驻各村的扶贫干部沉下去、扎实干,发挥了国税系统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第一书记示范带头作用、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作为脱贫攻坚尖兵,这些国税系统的驻村干部们在工作中有哪些做法值得学习,有哪些经验值得推广?他们工作和生活中有什么烦恼?他们对脱贫攻坚工作有没有好的建议和想法?即日起本报将推出《驻村帮扶国税干部有担当》系列报道,聚焦这些驻村干部的先进事迹,总结他们的经验,展现他们的风采。
□本报记者 刘佳
    处暑过后,天气逐渐转凉。8月24日,马边县荍坝乡茶叶村十组贫困户文怀义的茶园还能采茶,经过茶叶改种后,文怀义的高山晚熟茶创造了更高效益。
    文怀义和老伴在家种了10多亩茶,2015年时任茶叶村第一书记的张玉磊经常到他家询问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在张书记指导下,文怀义在茶园下套种了魔芋,茶园也基本完成了改种。
    荍坝乡茶叶村位于马边县城东部,是一个彝汉民族杂居山区村,该村基础设施方面欠账多,村民增收途径单一。自2015年担任该村第一书记来,张玉磊扎根这片热土,为全村人带来脱贫的希望,他自己却因急性脑溢血住进了医院,但他至今念念不忘要实现当初对村民承诺的蓝图。
改造茶园套种魔芋他为茶叶村做好增收规划
    “我们改种的新品种‘马边绿1号’,价格高、采摘期长,以前一亩老茶纯收入不到 2000元,现在能达到3000元以上。”文怀义的茶园位于坡地高处,站在上面,一眼能将这个小山村的茶产业一览无余,他还在茶树下套种了几亩魔芋,焕发着勃勃生机。
    “套种1亩魔芋,能带来3000-5000元左右的收入,魔芋种子都是由乐山市国税局提供的。”茶叶村十组组长童志华,也在茶园里套种了1.5亩魔芋,如今已快到收获季节。
    2015年8月开始,张玉磊由乐山市国税局驻派到茶叶村担任第一书记。从此,他一面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另外要兼顾马边县国税局办公室工作。张玉磊不得不村里、局里两头跑:平时工作在茶叶村,下班后、或是周末时又要赶回国税局处理局里的事情。
    “张玉磊有实干精神,工作经验丰富,他当第一书记时,只要定了要走访贫困户,就算是再大的雨,都要下村走访。”茶叶村村主任喻志兴对张玉磊这样评价。
    驻村不到3个月,张玉磊就走访了50多户贫困户。“有相当一部分群众的住房条件需要改善。农业投入不足,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滞后,产业结构单一,农产品没有形成规模和市场效应,迫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该村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没有文化活动室……”张玉磊在后来的《荍坝乡茶叶村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规划》当中写到。
    “张书记指导我们进行茶叶品种改良,当时茶叶村九组、十组等地方通组路没有硬化,车上不去,他就徒步走路上山;在茶叶改种时,有的茶农不太了解品种改良技术,他就亲自示范,手把手指导农户栽茶树。”童志华说。
    茶叶村原有茶叶基地6641亩,是全村的主导产业。但也存在品种老化、种植效益单一等问题。通过走访,张玉磊心中也逐步有了成型的思路。在他整理撰写的《精准扶贫规划及实施情况汇总》《茶叶村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规划》中,计划利用茶叶村的海拔优势打造反季新茶的概念,用3年时间打造“反季荍茶”这一全新品牌。
    张玉磊还发现,茶叶村的土质也比较适合种魔芋,可以在茶园下套种魔芋,增加收入。
敬业精神激励同事他的规划在一步步落实中
    张玉磊担任第一书记时,还计划在茶叶村将观光农业与拿得出手的过硬品牌相结合,开创一个全新的农业模式。
    不过,就在2015年11月的一个周末,张玉磊长期超负荷的扶贫工作中,突然感觉头痛难忍,随后昏迷不省人事。送到医院后,医院的诊断结果是右脑出血,并立即进行了腰椎穿刺,经过两天的抢救,总算脱离了生命危险。经过一段时间调养,张玉磊身体逐渐好转,但记忆力减退严重,体力也大不如前,不得不让他中途放弃了驻村帮扶工作。
    如今,张玉磊已经调往马边县国税局其他部门工作,但他依旧牵挂着茶叶村脱贫工作的推进。他的精神,鼓励着、感染着身边的同事。
    记者发现,茶叶村仍然按照张玉磊定下的规划,在推进观光农业的工作。
    “张玉磊规划做得很细,很切合当地的实际,我接班以后,除了进一步将茶叶品种改良和魔芋套种做好,也想接着张玉磊的想法,发展乡村旅游。”茶叶村现任第一书记是今年5月份由乐山市国税局选派的干部赵鑫。张玉磊卸任后,乐山市国税局先后选派了余刚、赵鑫两任第一书记,他们均按照张玉磊的规划在全力谋发展。
    “现在村上变化大,全村10个组硬化了村组道路和便民路,今年通组道路还进行了加宽;老茶树品种换成了新品种‘马边绿1号’,全村茶叶今年将改种500亩以上,不久的将来,村上还要发展观光农业,我们农户可以获得更多收益。”童志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