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浑南辽博新馆七大主题展览曝光
将于2月7日-3月8日展出的《辽宁省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旅顺博物馆藏仕女画展》将成为市府大路的辽宁省博物馆的最后一次展出,之后将闭馆。同时,位于浑南的辽博新馆今年有望试运行。昨日,馆长马宝杰还向记者透露了开馆后的新馆即将展出的7大主题展览内容。
辽宁省博物馆的前身为东北博物馆,创建于1949年。位于沈河区市府大路363号的辽博于2004年11月12日面向社会开放,它的建筑外观造型取自代表着五千年中华文明曙光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代表性文物——玉猪龙。而辽博新馆外形像博古架,是全国省级博物馆中面积最大。
新馆是目前辽博的3倍
昨日在向媒体开放的《仕女画展》上,辽宁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簪花仕女图》、《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等齐数亮相。由于这两件国宝品级较高,展出时间仅为9天(从2月7日至15日),之后将替换复制品和摹本。“你们看到的这个展览将是辽博(老馆)的收官之作。”馆长马宝杰在展览致辞会上突然宣布。
在事后接受采访时,马宝杰介绍,目前,新馆的土建工程还在进行收尾,无参观者状态下的试运行工作正在进行。新馆施工的进度决定老馆何时搬迁。
他解释说,即使新馆土建完工,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试运行。这是为了12万件文物的安全。试运行主要测试湿度、温度、中央空调、消防、安保、排水等等。比如大家都知PM2.5,但是比它更微小的PM1.0会对文物有损害,甚至影响非常大。这都需要在试运行期间解决。一旦确定新馆的存放环境与老馆无异才可以将文物搬迁。确定了具体搬家日期,辽博将提前两个月闭馆筹备。预计是3月上旬。
搬迁文物将请专门的搬迁部门,文物的搬迁属于机密。目前12万件文物,只有《古代碑志展》文物已运到新馆,这是因为要与展厅布展的环境相吻合。《古代碑志展》中的文物不少是难得一见的国宝级文物,如东汉《司空袁敞碑》、《熹平石经》、《三体石经》、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帝后、贵族墓志,以及弥足珍贵的辽庆陵出土之辽圣宗、兴宗、道宗帝后契丹文、汉文哀册等。
新馆的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无论是建筑面积还是陈列展览区面积都是目前辽博的3倍。老馆目前最大展厅面积有930平方米,而新馆最大的展厅为1600平方米。
新馆陈列展览区共分三层,设有22个展厅:一层,以临时展览为主;二层,以举办馆藏文物展为主;三层,以常设展览、专题展览为主。
局部开馆7大展览早知道
新馆开馆的展览暂定为7大主题,大约占11个展厅,占新馆展览总面积的一半多。分别是:中国古代碑志展、明清瓷器展、明清玉器展、古代辽宁展。临时展览包括“毛泽东诗词名家书画作品展”、“辽宁民间刺绣展”、“辽宁旅美画家侯北人捐献书画作品展”。
中国古代碑志展:共展出了馆藏东汉至明清历代碑志精品百余方,展览分别从碑志的书法艺术及碑志的史实资料两方面较为系统地体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艺术特色及官修史书的重要补充。
明清瓷器展:辽博馆藏明清瓷器种类丰富,相当一部分是官窑瓷器,从清新淡雅的青花、釉里红、单色釉瓷到富丽堂皇的彩瓷。明清玉器展:遴选二百余件明清时期玉器。
展览中最重大改变将会是“辽河文明展”更名“古代辽宁展”。马馆长表示,不仅是名称改变更是展览体系上的一种根本性改变,这也是观众期待的。有参观者反映,对于目前的“辽河文明”展看不大懂,缺乏辽宁历史发展的脉络,文物的数量太丰富了,可多是从学术性、考古的体系出发,缺少历史阶段、历史事件、人物及其前后贯穿。“辽河文明展是以物来托史,古代辽宁展将要以史带物”。“大家来辽博记不住金牛山、牛河梁的名称没有关系,只要懂得了历史知识就够了。”马馆长说。古代辽宁展,分史前时期、商周、秦汉魏晋隋唐、辽金元、明清5个专馆,全面系统生动地展示辽宁五千年历史文化。是目前辽河文明展的2倍。强化史物结合、以史带物、以物托史的展示理念,辅助展品包括塑像、3D动漫、影视合成、历史遗迹地图、人物绘画等多种形式。让观众更系统、更直观、更生动地看懂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