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绣娘沈艳燕:地震后回到家乡绣出羌寨新生活
央广网汶川5月6日消息(记者 石香云)5月5日下午,探访汶川地震十年网络主题活动媒体采访团来到平武县平通镇牛飞村,一个具有浓郁羌族文化氛围的羌寨,在这里,全村羌族群众占95%以上。“5·12”地震给牛飞村造成重大的创伤,受灾以后,一位常年在外的羌族绣娘,自发地回到了这里,带领大家走上了民俗旅游的道路。
“我们的羌绣需要保护,也需要传承”
家在大印镇的沈艳燕,今年46岁,99年从绵阳市一个军工厂下岗之后,多次尝试创业,在地震之前,一直在外从事家政培训相关工作。如果没有那次地震,沈艳燕说她还会一直做下去。
从小跟外婆长大的她,在地震之后选择回到牛飞村陪伴外婆,在沈艳燕的记忆中,外婆是那种爱绣花的典型多羌族女人,从小受外婆影响,沈艳燕不会写字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绣花。
地震回来之后的沈艳燕发现灾难比她想象中要严重,这让她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5月份,灾难发生,在结束抗震救灾之后,七月,震区进入了灾后重建阶段,在看到政府花了很大的力气做灾后重建相关工作之后,沈艳燕内心受到很大触动,她问自己,:“我做什么可以参与到灾后重建呢?”
“我们的羌绣需要保护,也需要传承。”沈艳燕告诉记者,她看到了羌绣是一个可以居家就业的项目,对于经历过地震的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呆在家人身边工作,更能带动当地妇女工作的积极性。做一件事情,既可以让妇女们都能回家,保障她们都能和家人在一起,同时,也向大家传达“再大的灾难,我们都在一起”的信心,对沈艳燕来说,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因此,她下定决心将羌绣产业做下去。
从2008年到现在,经沈艳燕一手打造的羌绣文化产业旅游园已成功培养绣娘3000多人,“我的梦想是培养10000个”,说到这里,沈艳燕的脸上溢出自豪的笑容, “10000个绣娘意味着一万个家庭有稳定的收入。也可以让羌绣的文化传下去,同时,整个羌族文化生态也能被保护好”。
“我们现在已经坚持了十年了,还要再坚持十年”
“不撞南墙不回头,撞到南墙也不回头,要么头破,要么墙破。肯定要想着办法过,所以一直在想着办法过。一直走到今天。”采访中,沈艳燕总结了自己这十年来,对遇到困难的感悟。
刚到这个村寨的沈艳燕白白净净,头发短短的,到目前为止,她已经遇到过数不清的困难。地震之前,山里头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农业和林业,文化对于大多数村寨里的人来说,是飘在空中的东西。
摆在沈艳燕眼前的是村寨里人的观念问题,很多人搞不懂沈艳燕提出的文化旅游的意义。刚进这个村寨时,沈艳燕发现最多只有50人穿上羌族服装,到现在,已经有上万人穿上羌族服装了。“村民们第一次发现,原来穿上本民族服装可以挣到钱,唱起歌、跳起舞来也可以挣钱!”沈艳燕对记者说。目前,羌族服装目前已成为牛飞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外,让村寨里的人都能够居家就业也是沈艳燕一直以来的心愿。“将来我们要培养农民接待游客。让他们成为多功能人才,下次,你们再到这里来,这里的农民会转型成服务管家,甚至会在舞台上跳舞,在客房服务,他们不仅是农民,还是经过培养的有素养的高级管家,以后你们来这里都是管家为你们服务。”沈艳燕高兴地对记者说。
在沈艳燕的规划里,她准备花十年到二十年时间把羌绣产业链搭建好,没有很浮躁的因为暂时看不到羌绣的利益选择放弃。“我们现在已经坚持了十年了,还要再坚持十年。”说出这话时,沈艳燕的脸上显现出无比笃定的神情。
现在的政府提倡的乡村振兴正好对焦到沈艳燕的产业链里,弘扬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手工艺,让青山绿水更美、更好正是现在的政策导向。这一政策无疑使羌寨民俗旅游村打造搭上了政府的顺风车。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到乡下、回到大自然的潮流,目前羌寨的乡村旅游涵盖了赏梅、采茶、漂流、避暑、羌婚体验、羌绣体验、农庄栽秧、捉鱼体验等项目。“今年夏天的避暑项目已经全部被预订完毕,从六月到九月,我们每天都会迎来500名游客。”暴涨的订单让沈艳燕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悦,她的坚持没有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