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职业学院哪家强?资阳“希望”助你“上清华”

09.12.2014  11:44

  为此,在资阳市“发现感动 见证蝶变 感悟幸福”系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中,本网从12月2日起特别推出“盘点2014·触摸资阳关怀”系列报道,和大家一起回顾资阳的过去,憧憬资阳的未来,见证资阳的蝶变。

  四川在线资阳频道消息(记者 李百灵)2013年2月,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在西部车城资阳“安家落户”,自此,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与车城双剑合璧,成为资阳市第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以为社会培养基层专业汽车技术人才为宗旨,开设有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电子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13个专业,在校学生7200余人,教师320余人。

  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副院长杨玉建告诉记者,学院目前正在申办四川汽车技师学院,新申办的技师学院将开设预备技师汽车维修、汽车检测、汽车钣金与涂装、汽车制造与装配4个专业。学习时间分别为两年制、三年制和四年制,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习实训,通过国家、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专业测试,将获得相应专业的高级技工和预备技师职称。据了解,同时拥有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学历文凭和人社部颁发的高级技工或预备技师证书的毕业生,将成为企事业单位招聘的重要资源。

   牵手清华

   探索高校·高职院校合作模式

  2014年5月8日,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签署联合办学协议。根据协议,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每年将定期到学院开展学术讲座,并选派专业教师开展支教活动;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每年将选派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到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学习、深造。双方将以多种形式开展联合办学,探索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成立合作实验班,建立“区域汽车机械实训基地”。

  副院长杨玉建告诉记者,学院总投资1200万,将在现在的招生大厅处修建8个实训室,达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计划下周动工。其中包括理论培训室、汽车底盘及二级维护实训室、汽车发动机及电器实训室、模拟4S店接待室、汽车美容装饰实训室、无尘无影工作间、汽车检测实训室、新能源电动汽车工作室。杨玉建说:“修建实训室的目的是实现‘理实一体化’,学生刚学习了理论方面的知识,马上就能在实训室里实际操作,从而让学生了解汽车各方面的工作流程,到了岗位上能够直接胜任工作。

  “油不能再生不环保,目前我国的电动汽车正在起步,前景很好。新能源电动汽车工作室是学院依托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一流的研发优势,建立的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示范基地,让学生懂得如何开发新能源,如何制造和维护电动车,为四川特别是资阳提供高层次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杨玉建说。

   校企合作

   塑造学生·学院·企业三赢状态

  一年前,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输送了几十名学生到重庆上汽依维柯红岩公司实习,“实习中我们学校的学生比较听话、稳定,流失率低,公司认为我们学校在学生管理、素质培养方面很不错。”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就业处处长杨金鹏告诉记者。基于此,2014年5月,重庆上汽依维柯红岩公司主动联系到到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欲与学校深度合作。经过磋商,2014年9月17日,双方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学校作为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企业成为学校学生的实习基地,这种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是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目前的重点。根据协议,公司明年起每年将开设2个“上依红”冠名订单班,一个班50人,每班每年5000元作为奖学金。订单班的同学毕业后,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直接到该公司实习和就业。同时,公司每年会给学校学生提供300个实习岗位。

  今年10月13日,汽车学院选派机械系的268名同学到重庆上汽依维柯红岩公司实习,但因一些不可抗的因素,企业要裁员。11月,公司提出学院的学生暂时不能留在公司实习。学校只好立刻采取措施,在另外两个公司给学生安排了实习岗位。“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不可抗的困难,但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克服,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良好的通道。”杨金鹏说。

  除此之外,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还与成都长征宝马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2014年11月7日学校开启了“长征宝马定向就业班”,该班27名同学的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都在长征宝马公司进行,经过系统的培训,预计有80%的同学能够顺利通过《宝马资格认证》证书。据杨金鹏介绍,《宝马资格认证》全球通用,同学手持该证书,在全国任何一个宝马公司都有机会应聘。同时,公司保证实习学生百分百就业,月薪不低于4000元。“这个项目对学生来说,就业有保障,对公司来说,学生技能培养比较专业,符合公司的需求。”杨金鹏说。

  据悉,汽车学院立足“西部车城”的地域优势,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创办之初就与四川现代、南车玉柴、南骏集团等本土汽车产业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目前,汽车学院已与100余家企业签订了深度合作协议,创办第二年便已输送400余名学子参加实践体验,为学院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就业天地。(新闻热线:028-262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