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空壳村”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03.03.2017  17:10

 

(伍排勇 记者 庄媛)“以前这里山高路窄,交通不便,通过拓宽道路和建设错车道工程,现在路宽多了。”几天前,在平均海拔2200多米的汶川县克枯乡木上村,包村干部任波站在正在拓宽的道路上深有感触地说。作为村里唯一一条通往外界的道路,木上村的通村道路是从悬崖上开凿出来的2.5米宽的机耕道。“现在我们准备把道路拓宽至3.5米,到时小型农用车能通过,村里种植的青红脆李大量运输就不愁了。

克枯乡木上村有村民92户321人,其中贫困户9户33人,是省级贫困村,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村民都选择了异地搬迁建房。“我们村落后主要还是路和水的问题。”村主任杨成辉坦言,地震后木上村民都选择了外出打工,常年在村上居住的人口不足50人,是远近闻名的“空壳村”,大量村民外出打工,村里的1200亩土地有一半都被荒芜闲置。

2016年,为帮助木上村发展,省级对口帮扶单位南充市顺庆区定点帮扶该村。帮扶中,顺庆区拿出110余万元对全村5.7公里的通村道路进行拓宽,并增设30多处错车道。“现在国家对我们村的投入越来越大,有95%的村民都来发展青红脆李种植。”杨成辉说,初步统计,去年全村青红脆李种植面积达到了800亩。

种植业发展起来了,灌溉用水又成为了村民关注的焦点。“现在,全村的饮用水源和少量灌溉用水是从20多公里外引进。”杨成辉说,遇上冬天水管结冰,管护难度很大,为帮助村民解决好灌溉用水,帮扶单位采取就地打水和修建蓄水池方式缓解全村灌溉用水问题。

现在路好了,我们家6亩地全都种上了李子,去年有一些挂果,收入有几千元。”春节刚过,村民张树华和老伴就回到了山上开始翻耕土地,经营自家的果树。张树华说,以前交通不便,怕果树种多了运不出去,现在路好了,村民都自发的开始大量种植。

正月十一我们就动工了,要赶在3月底前将全部果树种上。”不远处被撂荒的土地上,尘土飞扬,三台大型挖掘机正在忙碌的整理荒地。第一书记季浩介绍说,去年为破解贫困村集体经济空壳,经村民大会决议,村里以100元一亩的价格流转了村民100余亩荒地发展青红脆李种植。“村上既有了集体经济,村民也可以通过出租土地和打工获得收益。

早春二月,木上村的田间地头,村民们都在修剪果树,翻耕土地,忙着春耕生产。虽然2018年全村才“摘帽”,但现在的木上村,一场脱贫攻坚的战役已经全面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