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的纪念建筑 既保存记忆更要给生者希望——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

09.05.2018  10:31

  游客在汶川县映秀镇“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中参观。本报记者何海洋摄

  10年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目睹了大地晃动后的山河破碎与瓦砾四散。由此,他一次次呼吁保留灾难遗址,把苦难定格在特殊的区域和时空。在他的主持设计下,一处处建筑拔地而起。从庄严肃穆的震中纪念馆,到端庄实用的映秀镇中心卫生院。建筑物自身散发的情绪和美感,昭示着这片土地对于灾难的从容与坚韧。

  5月4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老院士动情地说,崭新的建筑会说话,涅槃后的重生就是最有力的回应;灾难遗址会说话,无声的纪念就是坚强的四川人民最勇敢的表达。

  人物名片

  何镜堂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建筑设计专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设计者。“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主持设计了震中纪念馆、映秀镇中心卫生院、钟楼地震遗址广场和汶川博物馆。

  本报记者 王成栋

  回首10年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何镜堂的记忆力很好。

  80岁了,他对自己的过往进行了总结:一生设计的建筑物有很多,特别是自己擅长的纪念性建筑物。但是汶川,于他而言是特殊的存在。

  10年前,70岁的何镜堂进入灾区,穿过一处处瓦砾、碎石,聆听一个个苦难,老人沉默了。他的助手私下告诉记者,或许是与灾难打交道太多,何院士很少流露感情。但是在汶川,何镜堂还是忍不住落泪了。

  也是那次考察中,一位陪同他考察的当地人说:一般我不愿意来这里,我想要忘记,但我又不能忘记。何镜堂听懂了话外的含义,也明白了自己的设计方向。从那时起,撕裂与矛盾和强烈的主题冲突,成了他在设计震中纪念馆等纪念性建筑时最常用的词汇。

  10年之后,何镜堂还记得他对当地人说的那句话:建筑存在的意义,是表达某种情绪。在汶川的纪念建筑中,悲伤不是目的,而是保存过去的记忆,并给生者以希望。

  何镜堂先后数次撰文回忆在汶川工作的日日夜夜、所感所悟,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做的一切,为的是不能忘却的纪念。唯有正视苦难的民族,才能重整旗鼓,才能直视未来。

  A 思路

  纪念灾难 最好的方式是让遗址说话

  记者:您所设计的重建方案,保留的灾难点位比较多,这里面有哪些考量?

  何镜堂:自然灾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一段重要经历,我们需要正视灾难、铭记灾难、纪念灾难和反思灾难。灾难的遗址,便是连通过去记忆的桥梁。这些都是大地震的记忆,不仅没必要抹去,反而要学会正视。纪念的第一步,是不要尝试抹去灾难的痕迹,而是学会怎样去保护与正视。

  做方案之前,我和团队去汶川看了一圈,在跟前线工作小组的沟通中了解到有13个地震相关的遗址,其中一些遗址我也去现场看了。这让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应该把这些遗址通过一个专项规划保护起来,并把这些孤立的点通过规划和建筑学的方式联系成一个纪念体系,为灾区保留一份地震的记忆。换句话说,尽量留住灾难遗址,让遗址说话,通过遗址的呈现去记住这场灾难。

  这个念头贯穿到了两个纪念性项目的方案之中。而且,最终这些遗址也被保留了一部分。比如钟楼地震遗址广场,我们围绕保留下来的阿坝师专地震中震塌的钟楼,收集了地震中山体塌陷下来的碎石块,用钢筋网把石块围起形成错落的石头墙,结合地形围合了一个地景式的纪念公园,在地面上形成了2:28的刻度,取名为“记忆·希望”公园。

  记者:您所设计的震区医院、博物馆这些建筑物,有哪些主题和寓意?为何要如此考量?

  何镜堂:其实,具体环境不同,项目类型不同,所考虑的东西就不一样。也正是如此,每个建筑物都有自己的主题和寓意。

  比如汶川博物馆,主要是从当时的地域文化考虑的。我们通过研究当地羌寨的特点,包括羌寨与地形环境、羌寨的建筑与街巷空间、建筑与建筑关系等方面的特色,作为设计和构思的来源。同时充分考虑了博物馆所处的城镇空间环境是在城镇的中轴线的终点上。因此,我们采取结合地形、逐级退台向上的建筑形式,既考虑呼应城镇的主要空间轴线关系,又跟地形环境很好地融合,体现了当地羌寨的特点,在材料和色彩应用上也充分尊重当地的传统和习俗,采用了当地的石材和传统色彩,塑造一个传承当地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现代博物馆。

  记者:您说过,设计必须同时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这些分别指什么?在汶川的建筑物中,有哪些体现?

  何镜堂: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是我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归纳提炼出来的。在创作过程中从地域特色中找依据、挖掘创新点,从文化的层面去提炼和升华,并与现代的科技、理念相结合,从空间的整体性和时间的延续性去把握,力求创作出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实践作品。

  举个例子,以震中纪念馆来说,它的地域性主要体现在建筑跟周边山地环境的关系上,整个建筑采用地景式的建筑形式,朝向城镇的一侧是很有力量的悬挑体量,朝向村庄的一侧是与山体延绵成一体的覆土屋面。

  文化性体现在纪念的深刻内涵和主题上。还是拿纪念馆来说,它的主题是“记忆与希望”,在这里要有纪念灾难的一面,但更要有引导人们面向未来的一面。

  时代性体现在采用现代的建筑语言和建构方式,来实现创作构思。例如震中纪念馆整个建筑主体采用细木模板,用清水混凝土来表现建筑质朴有力的体量感,几个庭院采用当时的黑砂岩,用现代的幕墙体系来做,表现一种粗犷的自然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