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 海拔最高的贫困村有了集体经济
04.11.2016 15:37
本文来源: 扶贫与移民
(伍排勇 记者 徐中成 文/图)10月27日,海拔2600多米的汶川县龙溪乡大门村,金黄的玉米棒子散发着成熟的味道。来自威州民族师范学校的10多名学生志愿者与当地村民正在抢收“小金黄”玉米。“‘小金黄’玉米试种了50亩。一亩地能产450斤玉米,每斤卖6元钱,今年预计收入13万元。”大门村第一书记陈海英说,“这将是大门村的首个村集体经济。”
大门村山高路远,平均海拔2700米,是汶川县海拔最高的村寨。全村共有115户390人,其中贫困户25户64人。
如何帮助村民增收脱贫?在调查走访中,陈海英发现,村民虽有致富愿望,但受困于地理环境,在发展产业上不敢轻易尝试,导致位于大门村大门组上坪的200余亩土地多年荒置,杂草丛生。“我们也想将土地利用起来,但一来没有钱,二来也不知道种什么。”59岁的贫困户穆宗元说。
今年,在陈海英的牵头协调下,威州民族师范学校与大门村结成帮扶对子,引进汶川县伊甸园农业科技公司,并签订合作协议。按立足传统优势作物、避免产业同质化的理念,由公司出种苗和技术,通过荒地流转和“支部+公司”的方式,在半山腰的撂荒地试种50亩“小金黄”玉米,帮助其发展村集体经济。“玉米收成不错,卖的钱将全部用于村民分红和民生支出、文化活动等。”陈海英说,明年还要把种植规模扩大到300亩。
本文来源: 扶贫与移民
04.11.2016 15:37
乐山市委书记彭琳调研督导金口河区脱贫摘帽工作
10月25日—26日,扶贫与移民
江安县仁和乡:创新党建引领 抓实脱贫攻坚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扶贫与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