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县:“后进村”的蜕变

21.01.2015  04:20

      ■李沙  记者  文田

        伴着冬日的暖阳,记者走进了汶川县雁门乡月里村,在大山的怀抱中,一条条水泥铺成的串户路直通农家,干净别致的民居坐落在道路两旁,门前院落三三两两的村民聚在一起,一边沐着阳光,一边闲聊着如今的生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重组“班子”  立信心

        月里村地处雁门乡高半山干热河谷地带,是典型的羌族聚集村落,全村人口1085人,耕地面积2060亩,人口居住分散,农民收入低。2014年年初,月里村被确定为“后进村”,为脱去这顶“后进帽”,月里村组建了新的村班子,乡党委特意从乡上派出了一名工作人员长驻该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加强村党支部班子力量。

        月里村新的村“两委”会班子本着加快村子发展步伐,为民增收的宗旨,面对村里查摆出来的具体困难和村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没有退缩,走门串户,与村民促膝谈心,广征民意,耐心沟通,统一村子发展思想,让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村民中树立新形象,逐步得到村民的信任和支持,为做好村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自代理月里村村支部书记以来,我们村通过通组的5个高音喇叭实时公布党务和财务,并充分发挥‘四委会’的议事作用,各项事情做到群策群议,让老百姓有充分的知晓权和监督权。”月里村党支部书记陈玉龙说道。月里村“两委”会,通过在该村设立公开栏、开通有线广播、召开村民会议等形式,把有关政策条文、制度规定以及各项村务,尤其是村民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等全面、如实向村民公开,阳光透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加大“建设”  解民忧

        近年来,月里村紧跟汶川县农业转型发展的步伐,大规模种植青、红脆李等经济林木,但因为缺水而无法浇灌果木,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成了村民最急、最盼望解决的事。

        “我们村种植有2000多亩青、红脆李,林下还种植有番茄、白菜、莴笋等蔬菜,水不够用,村民很恼火。”月里村村委会主任赵有顺说:“我们村‘两委’会班子一上任就把解决用水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在乡政府和各级部门的支持下,新修水渠2公里、蓄水池28口,铺设灌溉管道8公里,解决了月里村灌溉用水困难的问题”。

        为了保障农业丰产,为农民增收奠定基础,村“两委”群策群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修了4.5公里的田间耕作道,硬化了2.2公里的机耕道,新建了10个通组路的错车道。道路的通畅不仅降低了老百姓的劳动强度,还降低了运输成本,吸引了外地客商前来购买。

        “现在,我们这里道路修通了,不仅卖蔬菜、水果都方便多了。我家养的牛都卖到云南去了,现在能卖的都卖得差不多了,效益也好,今年,我还会加大规模,引进新品种的牛来饲养。”永清养牛合作社的赵国顺说道。

        规划“发展”  谋幸福

        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已是村“两委”会班子的办事宗旨。去年,在村“两委”的鼓励带动下,村民通过成立合作社,有的发展绿色种植,有的发展生态养殖,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新的干部班子很能干,你看,没到一年就为我们解决了很多困难,这下我们致富的干劲大了,相信村里也会越变越好。”村民王大爷夸道。

        陈玉龙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今年,村‘两委’会班子会继续发挥好领头作用,把全村经济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当前,村里还在规划打通连接萝卜寨景区的索桥村与月里村环线,在解决旅游高峰期萝卜寨景区交通拥挤难题的同时,也将极大地带动月里村旅游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