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养殖污染治理引进第三方 养猪零排放猪照养水变清

17.08.2015  12:08

本报福州8月16日电 (记者蒋升阳、钟自炜)“除污管道接到猪舍跟前,家门口臭烘烘的水沟也变清了。”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炉下镇官庄村村民吴水全养了20多年的猪,谈及变化,感受颇深。

变化得益于南平自2014年开展的“养治分离”机制创新。作为福建生猪养殖基地之一,延平区超过1/4的居民从事生猪养殖及相关行业,饲有超过400万头猪,日产畜禽固液粪便5万吨,年产固液废弃物近2000万吨,生猪养殖对水源造成的污染是困扰南平多年的顽疾。

2014年,南平市在延平区开展试点,政府将污染问题交给第三方治理。建设畜禽养殖零排放资源化循环经济、长万水库流域零排放和水体修复项目。

引进的正大欧瑞信依靠微生物技术,利用管道将地理位置高的养殖场污水引流集中,固液分离后,固体废弃物进行堆肥,液体进入液肥发酵池变为液态有机肥,污水进入微型污水处理系统,实现生猪养殖零排放。

“养治分离”的模式还为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带来契机。据介绍,项目全部建成后可生成20万吨生物有机肥,产生的液态生物有机肥可浇灌2万亩现代设施农田及3万亩山林,产生10亿元以上生物有机肥和生态有机农副产品,拉动50亿元以上绿色农业经济。

如何指导养殖户养猪,曾让福建南平市延平区畜牧水产局副局长谢开春头疼:“既要防治生猪养殖造成的污染,也要保障猪肉的市场供应。”面对两难困境,南平市创新体制,通过与企业合作,实行养治分离,以科技手段治理养殖污染,实现了猪照养,水变清。

两难:放则持续污染,拆则危及民生

污染有多大,谢开春算了一笔账:一头猪的日用水量20公斤以上,污染量相当于8个成人。更严重的是,按照反映水质污染程度的COD(化学需氧量)指标,畜禽固液废弃物的数据高达20000毫克/升;而城市生活污水不过200毫克/升,也就是说养猪污水的污染浓度是生活污水的100倍。

猪也是延平区炉下镇官庄村农民吴水全断不了、割不下的生活命脉。“我家从1992年开始养猪,猪是家里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吴水全说,靠着养猪他将两个儿子拉扯大,现在儿子成家后同样以养猪为生,“村里90%以上都靠养猪,我们也知道污染大,但除了养猪别的都不会。”

现实矛盾突出。2013年底,国家颁布《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要求拆除小规模生猪养殖场;2014年和2015年,国家又连续颁布“最严环保法”“水十条”等相关法规。若放任现状,则水源污染无路可解;若强拆猪栏,则影响民生与社会和谐。两难之下,南平如何破题?

破题:养殖零排放,污水变碧波

面对迫在眉睫的水污染问题,南平并非没有尝试。“自2006年起我们便将养猪造成的水污染作为治理重点,政策措施也出台不少,但离目标总有差距。”谢开春说。

按照相关要求,南平将河流沿岸1公里作为禁养区,生猪养殖只能在规划的适度养殖区内进行。“目前禁养区内所有猪栏都已经拆除。”谢开春说,“但不改变生产方式,划定区域仅仅改变了养殖位置,实际上治标不治本。”

转机发生在2014年,当年5月,正大欧瑞信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润农行动”项目落户南平,投资5.5亿元,以“畜禽养殖零排放”为目标。

“我们的秘密武器就是正大集团特有的微生物技术。”公司董事长李建飞介绍,在杨厝村生猪养殖六户联治试点项目现场,由6个大池子组成的固液分离系统和微型简易污水处理系统正在运行。“我们利用管道将地理位置高的养殖场污水引流至处理区域,固液分离后,固体废弃物进行堆肥,液体进入液肥发酵池发酵成为液态有机肥,剩余部分污水进入微型污水处理系统。”

经过一年建设,南坪溪、杜溪两条河流有了集中处理点,未来还会有更多流域采取这种治污方法。如今合计处理猪栏面积78万平方米,存栏猪大约在55万头以上。臭不可闻的污水转化为有机肥,河水重回清澈。

建制:政府购买服务,养治分离

在李建飞看来,项目的成功之处不仅是先进科技的运用,“关键还是政府的机制创新。”

李建飞口中的机制创新,正是南平提出的“养治分离”。按照延平区与正大欧瑞信的协议,项目全部建设后将以每头猪30元的价格向养殖户收取污染处理费,其中19元作为公司处理成本,11元作为未来建设基金。这样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将治理污染交给正大欧瑞信处理。

“以往我们既要管养又要管治,眉毛胡子一把抓,疲于奔命。”谢开春说,养治分离下,养殖户负责生产,公司负责治理,政府抓好两头,实现了事半功倍。

收取污染处理费,养殖户愿意吗?“谁也不想家门口的河变成臭水沟,自己养猪自己治理,道理我们都懂。”吴水全说。

项目能够良性运行,公司同样要盈利。“每头猪的处理成本实际在35元左右,按照现在的收费标准是不够的。”李建飞说。缺口怎么补?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是关键。一方面,每头猪每天产粪水约4公斤,以延平区每年200万头出栏猪计算,通过固液分离技术后,每年可产出生物有机肥30万吨;另一方面,正大欧瑞信以村为单位,公司为村里的农田免费铺设管道入田,将有机肥送到田间地头,同时还为农户提供种子、农业技术等服务,并收购农民种出的绿色蔬菜打上正大的标签出售。

还江河碧波,富一方百姓。科技支撑、机制创新下,这一梦想正在南平成真。(记者 蒋升阳 钟自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