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江西旅游:打造寻梦者的精神家园
现代旅游业的新境界,无论观光还是休闲,无论览胜还是自乐,当以文化提升为要、精神家园为上。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只是第一步,属于视觉享受;融入风光、体验景观才会有一种切身感受,感受越深,精神收获会越多。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绿水青山才能生机勃勃、情趣盎然,游客也会获得精神的享受,得到触动心灵的感受。
旅游本质上是一种精神体验
旅游,说到底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体验,是一种心灵上的需要。从古至今,每个人对旅游都有一种内心的冲动和需求。旅游实际上就是在寻找一种日常生活中没有的、家里没有的东西,寻找一种精神的满足和文化的感知。到一个地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定是经历了非常不一样的文化,或者说是精神体验打动了你。哪怕是山水,也有这种精神层面的感动。比方说九寨沟,它是纯粹的原生态,不仅仅是色彩斑斓的红叶、绿树和纯净的山水,还有高原气象以及当地各种各样的风土习俗,以及那种远离尘世的自然环境。这种很纯净的生态,能使游客产生一种对至纯的追求,生态与心灵契合,才给你带来了一种精神体验的震撼。
所以说,旅游要与文化结合起来。一方面,多数旅游景点中都有文化元素,历史文化和现在的景点经常结合得很紧;另一方面,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体验、文化经历。自古至今,旅游始终没有离开过文化。旅游本身就有经济和文化双重属性,从业者如果能够从这两种属性去审视旅游,就可能让景点与文化完美结合。从人文层面去阐释旅游,越是能给人们内心产生巨大冲击和共鸣的地方,越有机会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景点。人们想去西藏旅游,因为那是崇敬、神圣的代名词;游客喜欢丽江,那是因为丽江独有的古城风情,合乎人们内心深处追求的浪漫情怀。
江西拥有众多打造“精神家园”的旅游资源
江西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这些景点独具特色,文化内涵丰富,都能满足人们多样的精神家园期待。可以说,江西的旅游资源是全球寻梦者的精神家园。比如:作为革命圣地,上井冈山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联想起那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振奋精神;作为世界文化景观和历史名山的庐山,山上那数百座极具异国风情的别墅和全山独特的地质结构,都能给人以截然不同的体验;景德镇千年不熄的窑火和精湛的瓷器,使人沉醉于精美的艺术世界和工艺故事之中;三清山浓厚的道教文化,能让人感受到江西的神秘道教;东林寺及遍布全省各地的寺院,告诉人们中国佛教的来龙去脉;庐山西海是天工与人工的巧妙组合,水上的湖泊文化与水底的故事世界完全可以让人们流连忘返。为什么婺源能够打动人、吸引人?主要还是婺源自身的人文气息,跟人们的心灵契合。“梦里老家”、“中国最美的乡村”……人们心里有这样一种追求,有这样一种文化体验的冲动,游客看到了感受到了,就会觉得这是他梦里的伊甸园、世外桃源。鄱阳湖也可以做成一个高层面的精神领地。它原生态的元素非常丰富,候鸟种类很多,分布很广,营造出来的那种自然气氛,一下子就把人带到水天一色的意境里。
人是很容易被气氛感染的,他会对自己的所听所看所触所感,产生一种刺激和调动。旅游,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要像做实景演出一样来做,让人参与进来,走进现场,感受到气氛。我们看实景演出,会觉得比看舞台剧更大气更震撼,就是因为现场感更强,就是因为它开放式的体验。
让旅游从业人员成为“我即风景”
首先,旅游管理人员要树立“景区最终是要打造精神家园”的意识,因为他们直接从事开发、建设、管理,这种意识、素养的提升非常重要,必须要强化这点。每个管理人员的行为都会直接影响到游客的体验和精神感受。
其次,每个从业人员要把自己当作整个风景线中的一个元素,“我就是构成这片风景的一棵树,一棵草,我即风景”。我们这棵草枯了,我们这棵树枯了,都会影响到这片风景。从这个角度来讲,必须要给这个行业提出号召,进行规范,从而强化意识。这不仅仅是礼貌礼节的问题,而是怎样从精神层面确立品牌意识、窗口形象的问题。
再次,不管是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还是旅游目的地原居民,每个从事旅游工作的人,都应该感到现在正在从事的这份工作是最美的工作,最好的工作,最有文化、最幸福的工作。如果不能发自内心爱旅游的话,就无法露出真诚的笑容。没有真,就达不到美,达不到善。
江西风景独好,“风景”我们既可以把它理解为风光,给人看的旅游资源,又可以把它上升到更高层面的风景:人也是一道风景线。我们现在说的风景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的,这个风景里头有物有人有文化有精神,各种层面构成江西一道道靓丽的、独一无二的风景线。这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以三中全会精神统领旅游改革创新
旅游是江西省现代服务业中最有条件率先崛起的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是实现江西“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三大工作主题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对于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促增收,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都具有重要作用。江西省委省政府近期下发了《关于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像抓工业化城镇化那样抓旅游”,“力争到2017年,游客人均旅游消费比2012年翻一番,延长游客人均逗留时间,使旅游主要指标进入全国前10名,成为江西绿色崛起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要素全、品质精、形象好、配套优的旅游强省”的目标。
江西省旅游局如果只是按照“三定”方案规定的职能来做好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无法达到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更不能实现助推旅游强省建设的目标。为此,省旅游局必须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旅游行政管理方式,变被动监管为主动发展,变产业经济为社会公共服务,变行业管理为综合协调。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是观念创新。树立旅游就是为群众服务的观念,做旅游就是为群众“谋幸福”的工作,发展旅游就是实现小康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举措。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就是我们的工作职责,广大游客的消费需求就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旅游既是一种生产方式又是一种生活方式,旅游创新要兼顾生产、消费两个环节,实现良性互动,既要从生产环节进行创新,又要从生活方式、消费模式上进行创新。
二是管理创新。可从两个方面下工夫:一个是通过沟通协调、整合融合、顶层设计来提升旅游发展的领导、决策和协调水平,主要是体制机制、上层建筑的创新;另一个是通过创新景区、饭店、旅行社、导游管理,以及交通、安全等公共服务管理来提升旅游产品质量,提升旅游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服务质量,以确保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旅游体验和旅游享受。
三是业态创新。通过创新业态,把江西的资源潜力转化为新型产品,增强江西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发展转型和产业升级,从而实现四个跨越性发展,即:由门票经济到综合消费的跨越,由单一景区到多元产品的跨越,由粗放经营到集约发展的跨越。
四是服务创新。旅游的本质就是服务。通过创新,达到旅游服务就是为群众服务、为社会和谐服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