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在机遇和挑战中再次扬帆

09.05.2014  13:26
      四川在线-绵阳频道讯 (记者薛世荣)今(9)日是2014年四川省县域经济工作会的第一天。会议从对江油的参观开始。大会把参观的第一站选择在江油。这其实就是对江油县域经济建设工作的一种肯定。

  很多人知道,江油是绵阳唯一一个县级市。自三线建设以来,江油的工业经济基础稳健,实力雄厚,其境内的冶金制造、矿山化工等行业声名远播。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目前总体经济增长放缓等宏观形势的影响,具有传统优势的江油在经济发展上也出现了产业结构急需调整、投资后续乏力等许多问题。但是江油的人民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在江油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13年,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8.71亿元、增长11.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4.26亿元、增长7%,实现财政总收入38亿元、增长16.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18元、增长11.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533元、增长13.6%,这些经济指标很多都跑在了四川的前列。

  成绩是可圈可点的,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无数江油建设者们心血和汗水的累积。会议当天,本网记者专访了江油市人民政府市长马辉,对江油经济发展的脉络,有了一个更真实的了解。

马辉市长(右一)向参会领导介绍江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调整结构提速增效,江油工业经济不仅要数量更要质量

  “我们江油现在在发展工业经济时,不仅要数量,更要质量,我们将通过‘一稳二限三退四进’的路径来调整我们的工业产业结构,将我们的工业提速增效”。谈到江油的工业经济,马辉市长如是说。

  江油是一个以冶金机械、建材、能源和化工等传统产业为主导的老工业城市,产业结构相对来说比较“”。面对资源、环境和市场的叠加压力,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可持续的市场环境下,江油的选择是坚定不移依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推动传统产业迈向产业高端、并开拓建设新兴产业,使该市的产业结构逐渐变“”变“”变“”。

  四川清香园调味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调味品生产为主的食品加工企业,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828年。先后被评为“中华老字号”、“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50强”,企业产品“中坝口蘑酱油” 成为全国酱油行业首个荣获 “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产品畅销全国各地。2013年,该企业实现产值2.1亿元、利税1400万,是四川省最大的酱油生产企业。为了适应现代食品企业生产需要,该企业在江油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按照“国内一流、西部领先”目标,投资6亿元在江油工业园内绿色食品产业园新区建成了具有20万吨生产能力的新厂区,现一期的建设已经投产,产品有酱油、食醋、复合调味料、果醋饮料等。该厂从原料供应、产品生产、包装出厂全部按ISO9001、 HACCP(ISO22000)、ISO14001管理体系和现代食品企业最新一流标准控制,确保了产品品质稳定和食品安全要求。预计新区全面建成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2.5亿元、增加就业岗位2000个,成为四川省最大的调味品生产基地和江油最大的绿色食品龙头企业。

参观四川清香园调味品股份有限公司

  沿着“一稳二限三退四进”的发展路径,攻坚强化产业升级是江油这么多年来努力的方向,也是江油这一届领导班子一直在进行的工作。通过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江油的传统产业开始迈向产业高端,实现了质量与效益的双提升、能耗与排放的双降低。

  除了前面提到的清香园项目外,目前还有攀长钢锻造中心、1万吨钛材生产线和棒材精整生产线先后建成投产;长祥特钢、汇通能源装备等企业新区全面建成;六合锻造专用锻材锻件生产线、等35个项目投产运营。另外,神华江油50万吨国家应急煤炭储备基地、皇龙智能成套破碎设备制造基地等18个项目正加快建设。

  发展经济必须发展产业,发展产业必须依托企业,而江油在企业的引进和建设时,并没有把数量当成单一追求目标,而是强调企业的质量,强调和强化科技创新。通过推进“企业创新主题培育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工程”,江油一直在鼓励引导企业加大自主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转化成果,先后组建了六合锻造院士工作站、皇龙破碎3D打印实验室,使江油的工业企业创新驱动能力逐渐进入快车道。截至2013年,江油共有省市重点企业技术中心12个、高新技术企业15户,科技型中小企业217户,工业企业申请专利350件,授权156件。

  一方面在加快建设,另一方江油也加速了对落后产能的淘汰,煤炭产业退出和单线年产2万吨以下普通级碳酸钙企业整治工作到目前都已顺利完成。

融合1、2、3产业,发展新型农业为民增收

  县域经济经济发展,不仅要发展工业经济,统筹城乡,让区域内广大农民也能在经济发展中获益,也是重要的考核标准。

  一直以来,江油坚持把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届市委、市政府更是把建设“诗意中国·李白故里·美丽江油”作为重要抓手,全力推进平坝、丘区、山区农村经济同步发展。连续五年,江油都荣获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市。去年,该市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533元、增长13.6%,高出全省、绵阳平均水平0.8和0.9个百分点。

  “全域江油”是江油经济发展的基本理念之一。为扶持丘陵和山区经济的发展,江油市财政每年安排1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丘区和山区,形成了平坝地区一马当先、丘区山区竞相发展、齐头并进奔小康的良好局面。

  按照集聚集约发展的思路,江油一直着力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在稳定40万亩优质粮油、112万头生猪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大力推进30万亩商品蔬菜、1000万只獭(肉)兔、30万亩优质林果、和乡村旅游“四大新型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目前,该市已建成商品蔬菜基地27.5万亩,成为国家蔬菜产业重点发展区、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蔬菜)强县;建成600万只獭(肉)兔基地,獭兔出栏规模、皮毛质量位列全省第一,成为国家级獭兔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建成以新安“果语花溪”农业公园等园区为核心的优质水(林)果基地22万亩,以道地附子、青黛为代表的中药材基地2.5万亩。

  1、2产业融合,大力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也是江油在三农经济上的一种成功举措,目前,该市已建成九岭蔬菜产业园、西屏獭兔产业园、新安“果语花溪”农业公园、白玉水果产业园、贯山水产柠檬产业园等集中连片的“十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面积达到12万亩。根据各园区化发展思路和资源特质,江油整合项目、资金、科技投入;使农业园区成为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平台、种苗繁育基地、产品加工基地和物流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加快形成规模农业产业集中发展区。

江油新安的现代农村田园风光

  采取“1、3”产业融合发展方式,大力推动农业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建设“四季花海·果蔬飘香”农业旅游融合发展区,也是江油农村经济建设的成功尝试。

  江油新安“果语花溪”农业公园,幅员面积达35平方公里,涉及3个乡镇、10个行政村。该园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思路,围绕“四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工人化、农村公园化、城乡一体化)目标,建设农旅相融,“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1056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523元。

  谈到农业公园的成功,马市长介绍说,在发展这个项目时,我们有以下的经验:

  一是坚持放活土地经营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适度规模经营。这个项目共流转土地1.76万亩,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引进农业企业13家、发展农民专合社6个、培植家庭农场和大户52个,连片建成特色水果产业基地2.31万亩。

  二是坚持产村相融,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实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以产业发展助推新村建设,新建新村聚居点4个,实施农房庭院改造和风貌提升989户,同步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三是坚持农旅结合,拓展农业功能,实现农民就近就业增收。把农业与旅游、产业与景点深度融合,建成农事体验园9个、观光景点18个、农家乐23个,吸纳就业80余人。举办梨花节、采果节、钓鱼节、骑游等系列活动,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2000余万元。

  四是坚持项目整合,夯实发展基础,实现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三年整合涉农项目35个,配套完善产业、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另外,江油还通过举办“诗意中国·李白故里乡村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全面提升江油乡村旅游的品质。现在该市每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近180万人次、实现收入5亿余元。

加强现代服务业建设,让城市更具魅力

  工业、农业、服务业,三驾马车共同拉动着社会经济的前行。作为绵阳唯一的县级市,江油一直坚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板块。江油的领导们一直有一个理念,就是要“与支持工业发展一样支持三产发展”。依托传统的工业重镇基础,狠抓城乡统筹发展,三次产业互为前提、良性互动,使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得以持续保持,多元服务业态全面催生并快速发展。江油人想到了,也做到了。

  江油不仅工业基础雄厚,人文历史的积淀也异常深厚。出身江油的李白,不仅是江油、绵阳的文化名片,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名片。在城市发展时,江油始终坚持“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做优品牌”的发展思路,以建设“国际李白文化精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着力放大“李白文化”这一世界名片的聚集效应,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很多西部的县城相比,江油城市的人气、商气和消费都很旺。江油市委市政府在建设江油经济时,更是将这种自古以来形成的川西“商贾重镇”优势发挥到极致,通过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使具有江油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得以加快构建,服务业发展竞争力不断增强。

  “由于以前工业布局等原因,江油的城市一度粉尘污染严重,但是这座城市3河6堰9水相济,本身就非常美丽宜居。通过关停、迁建,现在的江油已经天蓝、地绿、水清、人和。今后,我们将以建设‘50万人口、50平方公里宜居宜业现代诗意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坚持建新城、优旧城、扩规模、提品位。不仅要将城市骨架迅速拉大,还要使城市能级显著提升、交通区位优势愈发凸显并迅速聚集城市的人气和商气。”谈到江油的城市发展,马市长劲头很足。

大而强、富而美、安而乐、友而善”江油的未来值得期盼

  现在的成绩是已经付出的结果,对未来,江油人一样充满信心,因为那将是他们今天汗水的结晶。

  对于将来江油的发展方向,马辉市长说:总体来讲,就是要围绕全面建设“诗意中国·李白故里·美丽江油”这个目标;加快以人为核心,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工作;培育江油工业园区、文化农业旅游生态产业区(青莲)“两个增长极”快速增长;将工业经济从冶金机械 “一业独大”现状转变为“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医药绿色食品”三大产业齐头并进;加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科教兴市,加大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力度,加快实施“以人为本、全程服务”的民生幸福工程,为江油构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速路。

  在今后的产业布局上,江油将以京昆高速、S205线、中雁公路为主轴梯次布局新型工业、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现代服务业,形成以江油工业园区为核心,武都、厚坝、含增、龙凤等一批特色产业园为依托的工业集中发展区;以公路为纽带,构建休闲农业发展圈。稳固提升以冶金机械为主导的传统产业,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耗能、低产出产业,有序退出采矿、石材产业,强力进军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城市的建设上,江油将来将遵循“减量、留空、增绿、修复”的原则,注重生态水系建设和历史文化传承。以“精、美、特、新”的高标准推进城市建设,形成综合化的城市业态、差异化的城市文态、山水化的城市形态、景观化的城市生态,力争达到“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画中”的城市品质。

  在农村经济建设中,江油一方面将加快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按照“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要求,推动武都、青莲、厚坝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取得新突破;另一方面要支持山区乡镇依托资源,加快实施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工程,建设一批优势农产品种养和加工基地;还要围绕助农增收、脱贫致富这个核心,建设新农村综合体和聚居点、改造提升旧村落、保护修复传统村庄院落民居。

  对于江油未来的发展,刚刚履新的江油市委书记李江在到任后不久就说:“‘西部一流经济强市’是有着1800年历史、88万人口江油的宏伟抱负。加强城市形态、业态、文态、生态建设,努力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经营好。用科学发展的理念照亮城市规划的前景,让科学发展的因子渗入城市建设的角落,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融入城市管理的细节,使之成为全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样板城市,成为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示范城市、成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标杆城市。未来的江油将是西部地区大而强的产业江油、富而美的文明江油、安而乐的宜居江油、友而善的和谐江油。”这是江油市委市政府的决心,也是88万江油儿女的梦想!相信在所有江油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这一目标的实现,就在不远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