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汉语普通话提法不妥需要重新定位

05.01.2015  21:30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黎萌)在近日中国政府印发的一项关于改进民族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同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有学者指出,国家通用语言即我们一直以来所使用的普通话,但此前,我们习惯称它为“汉语普通话”,这一提法不妥,需要重新定位。

  《跟我说普通话》和《魅力中国话》作者王浩瑜认为,在中华文化和中国通用语形成的过程中,以汉文化和语言为主体,吸收、融合了许多兄弟民族的优秀文化和语言成果,也包括世界其他国家的优秀语言和文化成果,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始终具有一种多元化和多样性统一体的特点。

  他说,除了语音之外,汉语词汇受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语言的影响很大。如西汉以后,从西域和南海各少数民族传来的许多词汇陆续加入汉语词汇中:苜蓿、槟榔、胭脂、琉璃、琥珀、葡萄等。东汉以后,汉语又从古印度和古中亚吸收了跟佛教有关的大批外来词汇,如菩提、涅槃、菩萨、罗汉、比丘、刹那等,这些外来词不仅进入到汉语的词汇当中,而且由于在社会和民众中应用较为广泛,最终成为汉语的常用词汇。此外,像我们今天汉语里的胡同、蘑菇、褡裢、沙琪玛等,其实也都是从蒙古族和满族语言中吸收的外来词。

  王浩瑜表示,作为中国通用语言的汉语普通话,若以今天的国际视野来看,更应该是代表中国的语言。因此,应该旗帜鲜明地将普通话定位在全民族普通话的高度上,定位在中国话的高度上,而不仅仅是汉民族的普通话,即我们常称之为的“汉语普通话”。唯有如此,才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而且,对内可以更好地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与稳定,对外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国语言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已故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语言学家张颂曾撰文:中国话,多年以来,写在书面上,挂在口头上,似乎习以为常了。但是,很少确立她的正统地位,总是用“官话”“国语”“普通话”替代她,久而久之,人们对于“中国话”反而淡漠了。中国话具有独特的魅力。中国话,是中国人的音声话,显现着中国人的内心,流淌着中国人的血脉,表露着中国人的情调,传达着中国人的修养,体现着中国人的气质。我们将在“语同音”的历史进程中,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弘扬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自豪地去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到来。

(原标题:学者:“汉语普通话”的提法不妥 需要重新定位)

编辑:SN089

文章关键词: 汉语 普通话 我要反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