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汉语方言流失严重 部分方言处濒危状态

13.01.2014  18:58

  莫让方言成为现代化的牺牲品

  【核心提示】语言或方言的多样性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也是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汉语方言是中国值得骄傲的文化遗产。就像古建筑一样,方言不应该成为现代化的牺牲品。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通知,要求播音员主持人除节目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标准普通话,不得模仿地域特点突出的发音和表达方式。此举旨在规范公共媒体用语标准,促其在推广普通话方面起到示范作用,并无异议。然而,若从文化角度思考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关系,不免引发人们的另一种担忧:当前汉语方言处境如何?是否濒于“存亡”的边缘?保护方言是否迫在眉睫?         

  方言系地域文化重要载体

  自古以来,由于山川阻隔、人口迁徙和民族交融,汉语形成了许多地域性分支或变体,即汉语方言。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庄初升认为,汉语方言是汉语的现实存在方式,以方言作为日常的交际工具仍是很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论是从学术还是从文化角度看,汉语方言都是中华传统文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载体。”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李蓝表示,对不同地域而言,汉语方言也是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陶寰表示,汉语方言是汉语在各地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果,也是各地方文化的承载体,是地方历史文化的见证。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方言反映了汉语发展演变的不同方向,揭示了语言演变的丰富性;从历史文化角度讲,不同的方言也反映了方言形成条件的复杂性,比如不同时期官话移民与南方方言的融合,权威方言特别是官话对方言的渗透,等等。“方言消失就意味着探索历史少了语言学方面的证据。”陶寰对记者说。

  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主任甘于恩表示,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汉语方言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研究的宝库,部分方言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古汉语的特征,是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对汉语史研究具有重大理论价值。

   部分汉语方言处濒危状态

  汉语方言濒危说是近年来学术界的讨论热点,语言学家张振兴认为,从整体上看,汉语方言没有濒危问题。李蓝对此观点表示赞同,但同时提出,江浙地区的吴方言、粤桂地区的粤方言、闽台以及潮汕地区的闽方言,在当地使用率仍很高。“但在一些地方,例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外来年轻一代说不好方言,甚至不会说方言的现象屡见不鲜。”他认为,大中城市的方言空心化和方言词汇普通话化,导致方言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濒危状态。

  陶寰则坦率表示,汉语方言目前的确处于较危险的境地。“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普通话语音对于汉语方言语音的渗透;二是普通话词汇替换汉语方言原有词汇;三是普通话使用领域压缩了方言使用领域。”他认为,方言在某些地方已经不能完整地进行语言交际,比如上海年轻人在使用上海话时,必须加入普通话词汇。“对一些原本语言地位就不是很高的方言来说,有在短时期消亡的可能,因为大多数15岁以下的青少年不再使用原有方言,改用普通话。

  国家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消除各地区、各民族、各族群之间的语言隔阂,实现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交际工具的交际功能。“我们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为了消灭方言”,然而,庄初升表示,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普通话的逐步推广和普及,汉语方言流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使用人数本来就少的方言土语,如粤北、湘南和桂北的土话、平话,早期水上居民的疍家话等都处于濒危状态,有的甚至徘徊在消失的边缘。

   为方言提供足够生存空间

  保护和发展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联合国和世界各国、各地区普遍重视的问题。庄初升表示,地域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方言消失了,地域文化即便不被“连根拔起”也会“遍体鳞伤”。他强调,现在社会上“救救方言”的呼声并非空穴来风,应该引起重视。

  “如果语言只是一种交际工具,那么语言的种类越少,交际的效率就越高。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保护语言和方言,显然意识到其不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陶寰表示,语言或方言的多样性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也是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汉语方言是中国值得骄傲的文化遗产。就像古建筑一样,方言不应该成为现代化的牺牲品。

  李蓝表示,方言消失必然会导致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流失。因此,在普通话已成为通用语的今天,相关政府部门应切实承担起保护方言的责任。

  关于保护方言应采取的具体措施,甘于恩强调,最主要的是给方言留有生存空间,让处于语言学习阶段的少年儿童有机会学习方言、使用方言,鼓励社会、家庭运用方言进行交际。此外,有学者建议政府应鼓励公众在非公共场合使用方言,允许文学、曲艺和影视作品以及大众传媒适度地使用方言,并在车站、码头、地铁和公交等公共场合,适当增加当地方言的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