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老百姓过上幸福好日子

23.04.2015  11:05

在感恩中迸发奋进的力量

□记者 周金泉

    百花齐放笑春风,农家喜迎游客来;文化院坝建起来,欢歌笑语乐逍遥。4月10日,记者在汉源县看到,灾后重建两年来,汉源县乡乡村村面貌焕然一新,住进新房的老百姓积极寻求产业致富增收,闲暇之余,还依托良好的文化阵地开展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
推动农旅一体农民致富增收
    “今年清明节,游客在我家住满了,五一节的客房都被预订了!跟去年同期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双溪乡申沟村地处汉源县灾后重建打造的“百里花果长廊”,该村四组农户汪国华趁此开办了农家乐。汪国华说:“依我当时的条件,只能修一楼一底住房。政府鼓励我们搞农家乐,为我协调了二三十万元的贴息贷款。”现在,汪国华一家也不出去打工了,因为“在屋头挣钱比外边多了两三倍”。汪国华打算把他家在村口的2亩地,也扩展成农家乐。
    “这两年,政府结合产业举办培训班,培训村民经营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等技能,全村已有12户开办了农家乐。”申沟村会计申力建说,随着“百里花果长廊”的打造,村里果园的生产便道也改造成了水泥路。政府还免费向村民发放果苗,全村新发展了4000亩白凤桃,估计明年就可投产。
    汉源县坚持 “农旅一体”的发展理念,优化灾后产业重建空间布局,整合农业产业发展优势资源,全力打造“百里花果长廊”,串珠成链将农业规模化发展形成的大美景观进行整体开发,推动乡村旅游跨越发展。2013年10月,汉源“百里花果长廊”启动建设,以新建和扩建的方式,打通九襄、唐家、清溪、双溪、大田、前域、西溪7个乡镇的部分乡、村道路,并与108国道贯通形成长约100公里的环线;将优质金花梨、白凤桃、大樱桃、精品花椒、红富士苹果及小水果、大蒜等万亩以上的产业基地,和流沙河流域的上千亩现代有机观光农业基地串联起来。仅2014年3月份,汉源就接待游客2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32亿元。
开展文化活动群众感恩奋进
    “我从来都没有想到有这样好的环境,政策太好了。”正在文化院坝休闲的新中村六组村民白治洪对记者说:“这个院坝以前是烂泥路,村民想开展文化活动都没法。现在,天天下午5点以后,来唱歌跳舞的多得很,一直要活动到晚上8点过。
    据村主任张建超介绍,以前曾在村民代表会上征求过意见,“老百姓都希望有文化活动场所,但是呼声高,没资金。”县上在推进灾后重建的同时,非常重视群众的精神家园建设,满足老百姓文化需求,整合多个建设项目,筹集资金40.7万元,在新中村打造“幸福美 丽 新村”文化院坝。该项目打造了一条具有浓郁乡村风情的田园小径,安装了一套室外健身器材、一个LED显示屏,同时依托村活动室打造包含志愿者服务站、小爱心图书室、小绿色网吧、小文娱室、小健身室在内的“四小一站”多功能室,形成农村微型文化综合体。
    此外,汉源县还把感恩奋进教育作为群众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托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村文化活动室、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全县30个乡镇设置33个感恩奋进文化活动点,上演群众自编自演的感恩奋进文艺节目,全县188个行政村及16个新村聚居点,按照县委宣传部统一要求制作了 “感恩奋进宣传栏”,及时更新感恩奋进教育相关内容,还先后制发64000余册感恩奋进宣传册分发给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