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县永利乡古路村 打造悬崖峭壁上的旅游乡村

25.08.2014  19:39


骡马道上的防护栏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汉源县永利乡古路村村民千米峡谷架溜索,飞渡建材忙重建——去年春节前,全村43户重建户全部搬进新家;今年5月,他们再次聚力,将悬崖峭壁上的骡马道装上护栏,修公厕,在山顶上新建观景平台。

  古路村村民说,要在悬崖峭壁上重建出一条致富路。

   忆往昔

   千米峡谷上

   架溜索运建材

  古路村位于大渡河大峡谷入口的绝壁之上,因其险要地势,被称为悬崖上的村庄。村民与外界交流的唯一通道,是2003年从石壁上凿出的一条长约3公里、垂直高度近1000米的骡马道。

  全国人大代表、古路村党支部书记骆云莲介绍,村民从成昆铁路“一线天”出发步行至古路村,至少需要3小时,到村里最远的农户家得花4至5小时。

  “4·20”芦山强烈地震中,该村43户农房严重受损,亟待重建。

  “近90度的陡壁上‘Z’字形骡马道七拐八弯,最窄的地方仅40厘米宽,显然不能靠这条路运送建材。”“即使走这条路,一匹马儿每天也只能运两包水泥,一趟砖。”地震后,骆云莲召集村民开院坝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商量灾后重建运送建材的事。

  “以前,古路村2组与老苍沟对面的马坪村4组之间有一条溜索,现在马坪村已经通了公路。如果能把溜索重建起来,村里的建材先拉到马坪村,再用溜索运到古路村,备料快、成本低。”一名村民的建议得到大家的肯定。

  会后,村两委积极向上争取,由政府帮扶12万元建设资金。随后,经全村人的努力,去年6月,一条全新的索道飞架在千米深的老苍沟上……

  去年年底,古路村一座座新房拔地而起,村民陆续搬进新家。

   看今朝

   骡马道变游道

  古路村地处大渡河峡谷入口绝壁之上,是一个300多人的彝族村落,由于长期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古路村人的生活、民俗、文化等还保持原始状态。同时,气势磅礴的大渡河峡谷风光也是古路村旅游发展的一大优势,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将大渡河大峡谷评为中国十大最美的峡谷之一。为了爬上古路村,一睹大渡河的雄伟壮观,不少游客不畏艰难,顺着骡马道纷至沓来。

  20日,记者再次从“一线天”出发探访古路村。与以往相比,骡马道又发生了变化:险峻路段上全部安装了刷着红色油漆的悬挂式铁链护栏,沿途还多了一处公厕。

  “村里的孩子都在乌斯河镇上学,往返得通过骡马道;而且随着古路村名气越来越大,来古路村玩耍、采风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为了大家的安全,我们就在骡马道上做了防护措施。”骆云莲说,地震发生后,汉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古路村未来的发展,多次前来调研。截至目前,已投资200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悬崖峭壁上的旅游乡村。

  村民也积极响应,村里的青壮年放弃外出打工的机会,投工投劳,加入到旅游重建的队伍中来。

  目前,在该县相关部门的帮扶下,骡马道上的安全防护工程已全部完工,沿途新建3个公厕已完工1个;位于古路村及马坪村两村山顶的5个观景平台,正在建设之中。

   展未来

   修通公路助推产业发展

  以险著称的古路村,曾被公认是汉源县唯一一个不能通公路的行政村。由于交通不便,村民不敢大规模种植水果,零星种植的花椒也只能晒干后,再沿着骡马道背出山外去售卖。

  走进古路村,只见满山的核桃树将古路村装扮得林荫滴翠,村民兰绍成正在用一根长木杆采摘核桃。

  “我家有50多亩核桃地,今年能挂果1万余斤。”兰绍成敲开一个个核桃,粒粒饱满、鲜脆可口。

  骆云莲说,古路村的核桃油脂含量高、水份少、品质好,相对山下的核桃成熟稍晚。虽然今年核桃价格有所上升,但由于村民要将果实背到“一线天”进行售卖,耗时费力,收入并不比山下的村民高。

  为促进该村产业重建,“4·20”芦山强烈地震后,汉源县林业部门免费为该村带去2000余亩的核桃树苗,并帮村民改进技术。目前,该村核桃种植面积达4000余亩,新近发展花椒200多亩,做到应栽尽栽。

  “要致富先修路。要改善村民的生活,改变现状,必须先修通入村公路。”骆云莲深知修通公路的必要性。

  今年4月,省、市相关专家入村考察,如今,公路修建方案已经制定完成,破了古路村不能通公路的“魔咒”,也让古路人看到希望。

  “先从马坪村修座桥,再打通一条隧道……”骆云莲简单描绘了方案,“公路修通后,不仅可以打开农产品的销路,还能组成一条旅游小环线,游客可从‘一线天’进村,然后乘车从马坪村下山。”

  “虽然预算资金较大,但我们会积极向政府争取,然后找企业赞助,再让老百姓协调土地、投工投劳,一定要把公路修通。”骆云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