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农业发展走出新路子

19.01.2015  09:53

 

产业环线之申沟桃源


        □张燕 姜锦
    乘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春风,汉源县以灾后重建为契机,持续聚焦农业现代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三农”领域诸多关键环节,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生产组织形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走上了一条因地制宜、三产融合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我们的目标是让群众住上新房子、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汉源县委书记杨兴品表示。
    2014年,面对市场疲软等不利因素,汉源农业不降反增,据初步统计,汉源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39.95亿元,比上年增加3.5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304元,比上年增加956元,增幅约13%。
培育主体
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汉源县副县长蒲丹惠表示,面对农业发展新形势,汉源首要任务就是要培育涵盖生产、技术、营销等各个环节的新型经营主体,让他们主动融入市场、对接市场,彻底激发他们的活力,成为带动全县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强力“引擎”。
    白咏是汉源餐饮业的领军人物,如今,他通过土地流转,进军生态草莓种植采摘,每公斤草莓售价达140元,每亩草莓的产值达到数十万元,与传统的农业产出相比,收益净翻了十多倍,带动当地发展生态草莓200余亩。
    汉源皇木镇轿顶山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200多户,发展基地10000多亩,采用农超对接的方式,让有机蔬菜“豌豆尖”通过空运直销北京、台湾等地。与此同时,在政府的鼓励下,汉源的电商迅速发展,汉源花椒、生态水果、有机蔬菜等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通过政府积极引导,全县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得到了蓬勃发展。据统计,全县共发展专业合作社523个,成员数19830个,其中普通农户19706户,种植大户54个,企业11个,其他团体成员数16个。
    结合中央、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汉源县还制订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有机农业、土地流转等奖励扶持政策,深入推进覆盖农村集体各类土地的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形成农村深化改革的良好环境,不断优化农村生产组织形式,坚持家庭经营与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全县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农旅一体
优化农业发展格局
    按照“农业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生态效益化”的要求,汉源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将一三产业有机融合,按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思路,初步形成集 “生态养生、赏花品果、农事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新格局,破解群众增收致富路不宽的难题。
    2013年10月,汉源借力灾后重建,顺势启动“百里花果长廊”建设,与国道、县道全线贯通形成环形线路,绵延九襄、大田、双溪、前域、清溪等乡镇,将沿途的乡村旅游景点串联成线,形成大美田园的最佳自驾观景线路,惠及群众20余万人,约占全县人口三分之二。
    “以花为媒,以果会友”。在2014年举行的“四川省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暨阳光汉源赏花旅游文化月”期间,短短一个月,8个国家的50多支滑翔伞队在汉源 “飞越花海”,30余家媒体聚焦汉源,网络媒体及各类微博、腾讯空间等共有“梨花节”相关宣传报道327000条,汉源接待游客2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32亿元,成为全省旅游业的一匹黑马。
    如今,“住农家屋、尝农家菜、购土特产”已成了汉源乡村旅游的一大特色,多层次的优质服务大大提升了汉源乡村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汉源,这个乡村旅游的新高地正在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