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永陵博物馆修了7年 展出的咋多是复制品

24.12.2015  11:16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张良娟)12月18日,历经7年的片区整体改造后,永陵博物馆全面恢复开放。四川日报联手永陵博物馆,征集了首批体验员走进永陵参观。然而,网友却带回了这样的疑问:为何看到的展品多是“复制品”?

玉大带怎么是复制品?游客吐槽永陵文物展

“听说永陵有几件国宝,玉大带、王建像、谥宝。但除了王建像外,玉大带等展品都标着复制品。”网友“豁别个”吐槽。

在“前后蜀历史文化陈列”展览上,最吸引眼球的当属蜀王王建曾经佩戴的玉大带。不过走近这个国家一级文物一看,展柜里的标签上注明了“复制品”三个字。在玉大带一旁的展柜里,陈列了银钵、银盒、银颐托、铁猪等文物,也都注明是复制品。网友“懒羊羊爱西兰花”说,“花了7年时间,财政用一大笔钱来打造永陵,难道就是为了给我们看复制品?”

文物去了哪儿?祖籍永陵,现居川博

永陵文物展,为何不见真容?永陵博物馆馆长彭建平告诉记者:“永陵是1942年发掘的,当时成都市还没有考古及管理机构,其发掘由当时的四川省博物馆(现四川博物院)的第一任馆长冯汉骥主持。”

于是,从永陵出土的玉大带、谥宝、银搔手等珍贵文物,都是在四川省博物馆进行的登记造册。不仅如此,当时的王建墓也由四川省博物馆代管,1954年才交给成都市。1979年,王建墓对外开放,永陵博物馆则于1990年成立。但出土文物的权属并未交回永陵,依然归现在的四川博物院。彭建平透露,“国宝”的权属不在出土地,不少省份都存在这种现象。

因此,2005年,通过借展的方式,玉大带、谥宝等28件永陵出土的珍贵文物第一次在永陵展出。此次恢复开馆,永陵博物馆已向四川博物院再度借展,之后将展出一个月。彭建平说,永陵期待能够和四川博物院达成协议,实现定期借展。

“国宝”要不要“回家”?法律允许,“回家”艰难

借展也许只能解一时之渴,记者调查显示,网友更希望在“原籍”看到文物展出。“如果依照今年刚刚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是允许的,我们可以申请,但是一级文物必须要经过国家文物局核准。而这样的问题还不少,国家文物局审批很慎重。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国家文物局对国家一级文物的权属变更进行核准的案例。”彭建平说。“四川博物院按照文物法、藏品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永陵出土文物进行登记入藏建账,规范其管理。这批文物的权属历史上就属于四川博物院,目前很难再改变文物的权属,调拨回永陵。”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李蓓说。

记者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第四章第三十七条规定: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可以通过文物行政部门指定保管或者调拨方式取得文物。其第四章第四十一条则规定,已经建立馆藏文物档案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经相关部门批准备案,其馆藏文物可以在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之间交换。

彭建平表示,法律虽然明确,但因牵涉到体制及多方利益,玉大带等“国宝”能否“回家”,决定权不在永陵。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志诚则表示,由于历史的问题,导致全国各地普遍有这种现象。“这不是两个博物馆之间能解决的问题。”“1959年,国家博物馆从各地调拨了很多精品文物。该不该回‘祖籍’?会引发连锁反应,因此国家文物局十分慎重。”从事文博工作近30年的成都市文广新局调研员李南书告诉记者,“国家一级文物牵涉到博物馆的品牌与利益,要启动‘国宝回家’,需要更高层面来协商。”

李蓓建议,“在现实状况下,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之间可以通过借展、复制等方式,让文物更好地发挥作用。”李南书同样认为,相关单位可以通过长期借展来解决权属与展览权的问题。“文物还是你的,我这边可以长期进行展览,让文物更好地服务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