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中下游西部水稻多元化种植水肥耦合与肥药精准减量丰产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模式构建”项目在川启动
11月9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中下游西部水稻多元化种植水肥耦合与肥药精准减量丰产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模式构建”项目启动会在成都市温江区四川农业大学召开。科技厅副厅长景世刚出席启动会并致辞。项目咨询专家,各课题负责人、子课题负责人、项目骨干共70余人参加启动会。启动会由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杨文钰主持。
景世刚副厅长代表科技厅,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兄弟省市与会专家对四川农业科技发展的关注与支持表示感谢,对本次项目启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景世刚副厅长指出,水稻是川渝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达4000余万亩,产量超过2000万吨。水、肥、药作为水稻生产重要的物质资料,目前仍然面临粗放低效使用的问题。针对川渝地区水稻多元化种植,研发水肥耦合与肥药精准减量丰产增效等创新性关键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水肥利用率,促进水稻丰产增收,保障地区粮食安全,而且对于保障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义重大,是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据悉,该项目由四川农业大学主持,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重庆市农科院、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等12家川渝地区的单位共同参与。项目共设8个课题,总经费3458万元。该项目主要针对我国长江中下游西部多元化种植区域生态特点和生产问题,通过研究明确水稻多元化种植水肥耦合高效利用规律与协同调控机制,创新形成水稻和玉米水肥药一体化精准减量提质、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技术,并分区域构建多元化种植水肥耦合与肥药精准减量丰产增效关键技术模式,推动四川盆地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优质、高效与绿色、高产的统一。到2020年,该项目将建设攻关田100亩、核心区1.5万亩,创新水稻水肥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关键技术及丘陵旱地带状套作玉米丰产增效技术模式5—7套,创新多元化种植水稻丰产增效及节肥节药丰产技术3—4项,实现肥料和农药利用效率提高10%以上,光热资源利用效率提高15%,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损失降低2—5%,作物生产效率提高20%,节本增效100元/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