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保障 锦城湖水源保障工程即将启动实施

11.12.2014  11:42

  河渠治理

  “成都市将实现全市水域环境无垃圾堆放、无淤泥堆积、无杂物漂浮、无违建存在,营造整洁优美的水域景观,加快树立梳理“人水和谐、水兴城盛”的水环境典范。成都市将梯次推进全域河湖水系建设,实现中心城区府河上游、清水河、江安河、东风渠等输送水源重要河流水景更加美丽、水韵更加悠长。”

  成都市及各区县人大常委会2014年环城生态区规划建设情况联合监督检查工作会议昨日召开。成都市环城生态办副主任、市建委副主任陈先龙在会上透露,锦城湖水源保障工程已形成了多套方案,即将启动实施。

  陈先龙在报告今年环城生态区规划建设工作推进情况时表示,截至今年11月,环城生态区累计完成拆迁2248万平方米。今年环城生态区拆除违法建设34.65万平方米。今年环城生态区植树110多万株,增绿8600多亩,建成绿道65公里。85公里长的绕城高速两侧200米生态景观带基本形成。

  他说,在水环境治理方面,目前已完成了年度26条黑臭河渠综合治理方案审查,正按程序抓紧实施,年底前完成治理任务,全面排查栏杆堰和肖家河高新段的下河排污口复排情况。锦城湖水源保障工程已形成了多套方案,即将启动实施。环城生态区已建成4个湿地———新都区香城湿地、龙泉驿区天鹅村农田湿地、龙泉驿区玉石片区农田湿地、郫县大田村农田湿地,在建高新区中和片区农田湿地和温江区金沙农田湿地,年底力争开工建设双流县江安农田湿地和成华区北湖农田湿地。青龙湖的相关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面铺开。

  青羊区已对江安湖(起步区)天王堰、猪市堰、张师堰、康河青羊区段4条输水河渠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动工,计划12月底主体建成,污水不下河。

  “环城生态区建设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更加自然。”陈先龙说,环城生态区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自然生态基础,推广景观农田湿地模式。在龙泉驿区、新都区、成华区等东部浅丘区,修缮堰塘水渠集蓄雨水,种植玉米等耐旱作物、果树、蔬菜,整体营造梯田景观;在金牛区、温江区、青羊区、双流县等西部平原区,疏浚恢复淤塞荒废的灌区设施、梳理田埂肌理、保护林盘,四季作物轮种兼顾经济与景观性,成片打造农田大地景观。此外,将实施彩叶林建设,提升田园风光效果。成都商报记者 余文龙

原标题: 水源保障 锦城湖水源保障工程即将启动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