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巴山谱华章巴中水利建设巡礼

12.12.2013  14:08

   

        时值晚秋,通江县新场乡姚家坝蔬菜产业园内,各类蔬菜长势喜人——番茄秧硕果累累,莲花白鲜嫩水灵,大蒜密密麻麻……“多亏建了小农水工程,不然今年的蔬菜产量至少要减产50%。”园区业主何开卫说的“小农水”,指的是建在园区的微灌工程。

    姚家坝蔬菜基地占地400亩,种植各类蔬菜20余种。园区自2011年5月建成以来,因水源不足,产量低,遇到干旱,园区雇佣20多个壮劳力,从300米远的河里挑水灌溉,因此不敢多种蔬菜,大部分土地闲置,一年收益只有5万多元。去年10月,姚家坝村通过2012年度小农水竞争立项,今年3月,园区内建微水池12口、引水渠9公里;建蔬菜大棚微灌300亩,喷灌100亩。有了水,产业有了出路。何开卫说,现在园区内种有各类反季节蔬菜20余种,一年种四季,年产值至少在80万元以上,除去成本,利润大约在40万元左右。     依靠水利改变的,又岂止是一个姚家坝呢!近年来,我市大打水利建设大会战,水利事业突飞猛进,巴中这块红色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一批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加快建设,城乡供排水工程已建成或即将建成,“小农水”建设遍地开花,水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一条条逶迤山间的渠系长龙,一个个润泽城乡的生命工程,让一片片沃野田畴充满生机的同时,也支撑起一座座繁华都市拔地而起。     巴中大地,丰碑般地涌现一座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水利工程。这巍然屹立的丰碑,是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正确决策和全市人民艰苦奋斗写就的“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壮丽诗篇和雄奇华章。   一、打一场水利建设大会战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只有水,才能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巴中是水资源短缺地区。资料显示,全市每年生产、生活用水总需求量约5.8亿立方米,而2011年全市4万多处水利工程的蓄水能力不足4.7亿立方米,人均工程拥有水量不足100立方米;全市仅有中型水库3座,在建中型水库2座,难以抵御较大旱灾;全市有1000余公里灌渠需配套,近半需改造,还有80多座病险水库、7000多口病险塘堰亟待整治。此外,巴中市城区和所辖三县城都未建设后备水源工程,还有80多个场镇缺乏安全供水设施,大量农村人口存在饮水安全问题。因防洪水利工程少、水利设施老化等诸多原因,自2004年以来,全市共发生了5次较大规模的旱涝灾害,仅2011年百年一遇的“7.6”和“9.18”洪灾就造成经济损失67.6亿元。     为政之要,其枢在水。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聚焦水利问题,对兴水利、除水害这一治国安邦的大事作出部署。为尽快消除水利瓶颈制约,促进巴中经济可持续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乘势而上,及时对全市水利工作作出部署。4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开展治水兴水推进水利跨越发展的意见,市委书记李刚明确提出,要打好水利建设大会战。市第三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要实现“全域灌溉”。     为确保全市水利建设大会战顺利推进,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推进水利跨越发展的实施办法》,明确了水利建设大会战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推进措施。市水务局组织专门力量很快完成了《巴中市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渠江流域防洪规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十二五”重点堤防建设规划》等10多个专业规划及方案。《巴中市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绘就了巴中未来五年水利建设的蓝图:     ——全面建成牛角坑、二郎庙、双桥、天星桥水库并发挥效益,开工红鱼洞、湾潭河水库工程并加快建设进度。     ——抓紧做好巴州区黄石盘,南江高桥、和平,通江青峪口、泥溪,平昌江家口等六座大型防洪控制性水库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十二五”期间陆续开工建设。     ——整治病险水库188座,对123座洪灾受损水库除险加固。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1.77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面21.48万亩,发展节水灌面17.97万亩。     ——切实解决群众“饮水难”,完成806个集中供水点建设,全面解决农村102.9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结合大中型骨干水库工程建设,建立三县一区县城应急备用水源和完善的供水体系……     由于规划超前,我市争取到国家水利部、省水利厅支持,在《渠江流域防洪规划》中赢得了大量的项目,占整个流域规划总项目的52%,其中防洪大中型水库9座,占全流域的75%,占总投资的71%。一大批重大骨干水利项目列入了《渠江流域综合规划》、《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和国家、省建设计划盘子,为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科学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水利建设大会战迅速在全市打响。在建工程加快进度,拟建工程提早实施,到2013年9月,全市重点水利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总投资4.32亿元的平昌双桥水库大坝已经封顶,溢洪道完成进口段和泄槽段混凝土浇筑,取水、导流(放空)隧洞已全面完成,干渠一期工程(水库至县城三水厂)完成隧洞开挖4500米,累计完成投资2.58亿元。水库总库容1784万立方米,设计灌面5.73万亩,建成后可解决白衣、涵水等7个乡镇11.88万人、大小牲畜15.86万头饮用水困难。     ——牛角坑水库去年已全面完工并通过蓄水验收,目前蓄水已达指定水位,后续渠系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之中。工程设计灌面7.17万亩,可解决灌区乡村5.85万人、8.77万头牲畜饮用水问题,     ——通江二郎庙水库大坝全断面填筑至700米设计高程,10月25日,导截流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水库将于年内竣工,明年汛前下闸蓄水,年底向通江县城供水。总库容1268.10万立方米,设计灌面10.05万亩,解决灌区乡村6.11万人饮水困难。     ——巴州区天星桥水库是一座兼具灌溉用水和城市供水的重要中型骨干水利工程,总库容1630万立方米,设计灌面3.86万亩,可提供巴城30万人应急供水。目前施工一标段放空隧洞工程施工道路涵管完成安装,隧洞土石方开挖弃渣运输便道修筑结束,施工现场水电安装、施工临时房屋与火工品库建设全面完成,导流隧洞、取水隧洞明渠开挖结束;二标段施工大坝已经开挖放线;完成水库工程枢纽区、安置点移民搬迁33户,完成水库工程枢纽区46亩苗圃的搬迁及坟墓集中迁建点的选址。     ——通江县湾潭河水库枢纽工程已于7月初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四川省今年开建的首个大中型水库,建成后,可解决通江县13个乡镇7.1万亩耕地灌溉用水和18万余人饮水问题。     ——南江红鱼洞水库累计完成投资3个多亿,已开工建设。水库建成后,将为20万南江城区人口和50万巴中城区人口提供丰富的应急水源和供水保障。红鱼洞水库与光雾山景区连成一体,游客可以十分便捷地进入库区和景区旅游。     此外,计划“十二五”开工建设和“十三五”陆续开工建设的还有恩阳区黄石盘水库、平昌江家口水库、通江县青峪口水库、南江官房沟水库、巴州区干沟河水库等14座大中型水库,目前这14座水库正抓紧进行前期工作。其中,青峪口水库完成项目建议书编制并上报水利部待审查,完成前期投资70万元;黄石盘水库完成了水库项建阶段库区范围内1016天然气联络线保护设计,完成前期投资200万元……这14座水库建成后,将全面构筑我市大中小微水利体系,形成防洪安全、粮食安全、供排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可新增蓄引提水能力14亿方,新增防洪库容4.6亿方,新增和改善灌面20万亩,解决30余个场镇31万人饮水问题。届时,巴中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达到或超过全省、全国水平,为实现“全域灌溉”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