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香油、擦维B1水、戴驱蚊环……记者以手“饲”蚊 证偏方无效

18.08.2014  11:21

  实验课题:

  各种驱蚊偏方和驱蚊产品是否有效

  实验时间:

  8月15日

  实验地点:

  四川省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实验器材:

  实验方柜、200余只白纹伊蚊、各种驱蚊偏方及产品

  一个70厘米见方的透明盒子,这是测试驱蚊用到的实验方柜,里面足足放入200多只白纹伊蚊,俗称“花脚蚊”。在方柜底部,放置一个碟子,并铺上一层沾有糖水的垫子,供蚊子吸取。

  柜子一侧有两个小孔,其中一个带有活门。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主任技师周忆昭,向记者描述了实验时可能出现的场景:手伸进去后,白纹伊蚊将在记者手上狠狠吸血。为打消顾虑,周忆昭说,“白纹伊蚊由实验室喂养,与外界完全隔离,不会携带病原体。”同时周忆昭还称,与野生蚊子相比,这些用于实验的蚊子对驱蚊剂更敏感。若某个偏方对这些蚊子起不到效果,在日常环境中就更难驱蚊。

  夏天,除了高温让人恼火,蚊子肆虐也是让人们头疼的一件事。除了传统的纱窗、蚊帐、蚊香,一些看似无毒无害的偏方传播很广。近年来,一些“高科技”新产品应运而生,驱蚊贴、驱蚊手环,甚至智能手机上也出现了驱蚊软件,声称能通过超声波驱蚊。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驱蚊新招,到底哪些有效?

  近日,成都商报记者来到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特殊实验室,在专家的指导下,一一对流行的驱蚊偏方和部分购自市面的新产品进行了测试。

  实验一

  抹香油擦维B1水

  9只蚊子叮咬

  香油是很多人用来驱蚊的偏方。记者用棉签将香油涂抹在左手上,打开实验方柜的小孔,两只手伸进方柜,蚊子迅速贴了上来。一分钟后,右手手背上有15只蚊子叮咬;而抹了香油的左手,蚊子数量为9只。

  维生素B1是另一个防蚊偏方,这种说法的“原理”是“蚊子害怕维生素B1的味道”。对此,记者在50毫升纯净水中投入整整12颗维生素B1片,搅匀后抹在左手手背上,将两只手伸进方柜。这一次,白纹伊蚊还是在左右手上任意停留、狠咬。

  实验二

  手机驱蚊软件

  1分钟被咬21个包

  一些名为“驱蚊大师”、“驱蚊专家”的软件,声称能让手机发射出超声波,达到驱蚊效果。

  记者实测了其中一款评价较好的名为“驱蚊大师”的驱蚊软件。启动软件,手机喇叭发出了尖锐的吱吱声。记者用右手拿着手机,伸进方柜中。这个看似高大上的“驱蚊神器”发出的声响,却只能让人厌烦,对蚊子一点作用也没有。蚊子不仅爬满了记者拿着手机的手,甚至在手机喇叭附近停歇。一分钟后,记者拿出手臂,仔细一数,足足多了21个包。

  手机软件不行,专业超声波驱蚊器能有用吗?记者在某商城购买了某品牌超声波驱蚊器产品,这个驱蚊器大概钥匙链大小。据其包装宣传,它采用的是“美国进口芯片”。然而在测试中,驱蚊器上的灯光红绿交替闪烁,但蚊子仍叮满了记者的两只手。

  实验三

  驱蚊贴、驱蚊手环

  22只停留叮咬

  驱蚊贴、驱蚊手环也是常见的驱蚊工具。为了试验其效果,记者到商场购买了某品牌的驱蚊贴和驱蚊手环,这两种产品都宣称驱蚊的成分是“天然”植物精油。

  记者在右手手背贴上了三张从超市购买的驱蚊贴,将左右手同时伸进方柜,很快有蚊子扑来。“被咬啦!”10几秒后,为防止被咬,记者不由自主地将手抖一抖。两分钟后,记者统计,左手手背上先后有19只蚊子叮咬,贴了驱蚊贴的右手手背上,数量反倒更多,为22只。

  随后,记者在左手手腕上戴上驱蚊手环伸进方柜,蚊子也并没有被精油味道赶跑。戴着驱蚊手环的左手,和毫无防备的右手相比,蚊子叮咬的密度差异不大。

  实验四

  驱蚊花露水

  一只也没有

  前三轮实验,我们均没有见到明显的驱蚊效果。周忆昭拿出某品牌的一瓶花露水,在她的指点下,记者看到,这瓶驱蚊花露水不仅在成分表标明了驱蚊成分———驱蚊酯和避蚊胺,还注明了浓度,并且有相关的农药批号。“驱蚊酯和避蚊胺,是目前公认的两种有效驱蚊剂。而正规的驱蚊产品,都会有农药正式登记证号。

  涂抹这样含有驱蚊酯和避蚊胺的药剂,效果又如何?记者仍旧用棉签,把右手手背涂满了绿色花露水,同清洁的左手一起伸进方柜,结果:蚊子纷纷扑向左手,而涂有花露水的右手,一只蚊子也没有。偶尔有两只蚊子尝试,但都难以在右手上落脚。两分钟后,蚊子们对涂了驱蚊花露水的右手秋毫无犯,纷纷占领左手。

  专家释疑

  何为有效驱蚊?

  专家:两分钟内被咬一口即不合格

  “按照国家标准,使用驱蚊产品后,两分钟内,只要有一只蚊子叮咬,这个产品就是无效的。”周忆昭介绍说,按这一标准,无论是香油、维生素B1这样的驱蚊偏方,貌似“高科技”的手机软件和超声波驱蚊器,还是标榜“纯天然”的驱蚊贴、驱蚊手环,至多起到有限的驱避蚊虫效果,并不算是真正有效驱蚊。

  近年来,不少市民理解上存在误区,对化学驱蚊剂谈虎色变,特别对于花露水、蚊香属于“农药”,更是引发恐慌。其实,只要是正规产品,其化学驱蚊剂的成分和剂量都是受到严格控制的,正常使用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反倒是一些自称无毒的不正规产品,不是根本达不到驱蚊效果,就是隐瞒添加化学成分。

  什么蚊子最咬人?

  “花脚蚊”最厉害

  在实验室内饲养的蚊子有两类,一类是此前实验用到的白纹伊蚊,一类是致倦库蚊。周忆昭说,这两类蚊子也是成都最为常见的两种蚊子。不同种类的蚊子,口味不一样。有些蚊子爱咬人,有些蚊子爱叮猪、牛。不同蚊子传播的疾病也不一样,致倦库蚊是传播乙脑的“凶手”,白纹伊蚊则传播登革热。

  大家都知道“花脚蚊”咬人最凶,周忆昭说,这确实不假,白纹伊蚊的习惯是“少量多餐”,通常不会一顿吃饱,而是不停换地方吸,一只蚊子经常咬得身上几处包。

  哪些人易招蚊子?

  “代谢快”的人易被叮

  针对蚊子是否有偏爱的血型,周忆昭说,目前还没有依据证明蚊子爱叮哪种血型的人。“蚊子选择对象,只跟代谢有关。”周忆昭称,蚊子是凭借人体散发的味道寻找目标,其中最重要的当数二氧化碳,这是蚊子找到你的主要线索。

  一些二氧化碳排出量较多的人,像新陈代谢较普通人快的孕妇等,要比其他人更易被叮咬;小孩儿比老人新陈代谢快,孩子也比老人易被咬;另外胖子往往出汗多,呼吸频率快,排泄物分泌旺盛,也易招蚊子。另外,穿黑衣服易吸引蚊子,而亮黄色则是蚊子相对不喜欢的颜色。

  因此,周忆昭建议,日常生活中,最好的防蚊措施是通过物理隔绝的方式防蚊,比如使用纱窗和挂蚊帐。蚊香和灭蚊片也是防止蚊虫的有效方式。如果不小心被蚊子咬到,最好用肥皂清洗,用碱性物质中和止痒消肿。

原标题: 抹香油、擦维B1水、戴驱蚊环……记者以手“”蚊 证偏方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