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背水吃”喝上自来水 宜宾屏山县为民办实事

23.07.2014  13:03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游莉 许多 曹鹏 记者张永龙) 我们以前都是从几公里外去挑水吃,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镇政府真是解决了我们全村几代人吃水的大问题。”近日,记者来到宜宾屏山县中都镇新都村,村支书唐国强谈到人畜饮水问题时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地处山区,地理位置偏僻,属山地丘陵地貌,世代饱受缺水之苦,村民大多数靠种植粮食和水果为生。能喝上清澈的自来水成了屏山县中都镇新都村村民世世代代的梦想。

资料图:屏山县中都镇(曾忠 摄)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屏山县党员干部纷纷深入基层,解决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地势所迫 人畜饮水困难

  屏山县中都镇新都村,是一个距离场镇十分偏远的小山村,新都村所在地是一个断头山地形,是当地有名的最高海拔和最干旱的地方,以前,这里连乡村公路和电都不通,更不要说是自来水了。

  10年来,当地政府多次尝试为新都村寻找水源,让村民用上自来水,但因为取水水源在邻村新中村6组,如果在邻村取水,将会对邻村的粮食灌溉等产生影响,因一直没有协调好两村的工作而导致此事“搁浅”。

  新都村村民包括村支书在内多次向当地政府反映该村9组、10组用水需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大家都希望能解决人畜饮水的问题。一直以来,新都村人畜饮水都是个“老大难”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有很多工作需要当地政府去做。

   干群齐心 克服重重难题

  一定要引水上山,圆村民的吃水梦。说干就干,中都镇镇长蒋科永带着镇上的一帮干部,来到新都村村民家中每家每户实地考察。筹备引水工程项目、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考察邻村取水点、采购引水工程管道……蒋科永带领当地镇干部一次,两次,三次,无数次地往新都村跑。

  引水工程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因饮水工程的取水点在新都村八公里外的邻村新中村,修建引水工程的管道也要从新中村的“地盘”上通过。

  情况较为复杂,如果稍不注意,将会引发矛盾冲突问题,因为之前发生过因修建引水管道两个村的村民发生争执的事件。新中村的部分村民坚持认为,村里的水源本来就少,水贵如油,滴水必争。

  如果再让新都村分一个水源出去,无疑会对本村的引水、灌溉产生影响,刚开始便坚决不让新都村的引水管道从新中村经过。要想实施这项引水工程,首要前提就是要做通新中村村民的“思想工作”。于是,镇村干部多次来到新中村,与当地的村干部和村民共同商量引水工程的问题,以“院坝会”的形式多次进行磋商协调。

  通过镇政府多方面的协调,新中村答应分出水源给新都村,并同意其引水管道从村里通过。如此一来,镇上争取的资金有保障,村民们也高度重视此项惠及自身的工程,每家每户都愿意投工投劳修建管道和蓄水池。

  引水工程开工以来,仅仅用了25天时间,2个蓄水池、8公里管道、入户水表、入户管道全部建设完毕。截至目前,新都村9组、10组86户300多村民以及家里的牲畜都吃上了自来水。村支书唐国强介绍,村里专门安排每个生产队的队长月底到每家每户去收取水费,大家一致同意将收来的水费用于引水工程管道设备的日常维护。这样既保证了不浪费水资源,也解决了引水工程管道长期维护的费用问题。

   联名写信 群众表扬干部饮水

  工程结束后,当地村民纷纷寻思如何感谢镇政府及党员干部。“本来说做一面锦旗送到镇政府,但是觉得意义不大。最后大家想来想去干脆写一封感谢信,然后让大家签上字押上手印送到县委书记的手中,希望县上能对中都镇镇政府和镇上的干部为群众做实事的事迹进行通报表扬。”新都村退休教师方银乔向记者说道。

村民家里通了自来水

  “以前艰苦啊,要不是蒋镇长他们帮我们解决吃水难的问题,我们现在都还要到几公里外的取水点去挑水来吃,一定要好好表扬一下。”70岁的村民陈永华激动不已,“我是新都村土生土长的村民,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人、畜用水都要到几公里外的取水点去用桶挑或用背篼背,一天要跑两趟,一趟只能挑两桶水,而且挑水的路全是山路,爬坡上坎的,挑一个来回要走一个多小时,每天挑来的水只能基本上够家里的人用。”“现在我们用水方便多了,水龙头一拧就来了,你们尝一下,这水真的甜哦。”村民陈永华从水缸里舀起一瓢水大口大口地喝起来。

  前不久,中共屏山县委办公室发文对中都镇镇长蒋科永等同志为民排忧解难的事迹在全县通报表扬。以前常听说群众“状告”领导不作为,今天群众自发联名要求上级“表扬”做了实事的领导干部,这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领导转变作风、为民办实事的一个典型事例。

  新都村引水工程是中都镇乃至屏山县党员干部在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一个缩影。在全县党员干部的不断努力下,屏山人民群众的生活过的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