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水十条”逗硬 去年不达标扣罚款超2000万

16.02.2016  11:00

  从今年2月起,成都最严“治水”办法——《成都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实施。这项简称“水十条”的法规,规定了117项细则,旨在保住好水、治理脏水、消减废水。

  记者从成都市环保局了解到,去年成都市对水质不达标的区(市)县扣罚总额超2000余万元。

  保住好水

  去年扣罚总额超2千万

  “从已经实施的跨界断面水质超标资金扣缴制度成效来看,对区(市)县地方政府的威慑力比较大。去年,成都对水质不达标的区(市)县扣罚总额2千余万元。新规还将加大扣缴力度。”2月15日,成都市环保局污染防治处处长旷良义介绍,现行的跨界断面水质超标资金扣缴制度,检测指标有总磷、氨氮、高锰酸盐3个,是将属地河流分为入境断面和出境断面,如果出境断面的水质低于入境水质,则判断为水质不达标。

  对成都市饮用水源保护地的补助也在增加。2016年预计将投入3600万元,用于保护柏条河和都江堰。2016年6月底前,完成清理并查处侵占和破坏水源涵养空间行为,限期予以恢复。到2025年,全市湿地保有量不低于2.13万公顷,环城生态区内湖泊河道水系面积比例达21%,市域范围内其他主要河流两侧控制林带宽度为50—100米,市区河道绿化普及率达到85%以上。

  治理脏水

  筛查整治900个排污口

  “过去3年,成都大概花了24亿元治理污水,取得了成效。目前,经初步排查,全市还有900个排水口在排污,这些排水口都已经建档编号,下一步将筛查后整治。”成都市水务局水域处处长郭浩介绍,这些排水口的排污情况都有不同,需要筛查后分轻重缓急整治和关闭。

  郭浩也坦言治污的难处,他介绍说,要关闭排污口,就要将管线接入市政管网。但是现在老城区的部分管网已经老旧,管径过小,承接不起额外污水的接入。

  如何解决治理污水和管网老旧的压力?“水十条”中提出的“深隧排水系统”建设,即是成都的新思路。郭浩介绍,所谓“深隧”即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埋设在地面以下超过30米深度的地下空间,可以大型排水。

  消减废水

  四家污水厂提标可回用

  “水十条”中,提出中心城区四家污水处理厂,出水主要指标由原来的一级A排放标准提升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总氮除外)。这对市民生活来说,有什么直接影响呢?

  “这些污水厂,此前的出水水质,相对来说还是污水。但提标以后,出来的水就可达到回用标准,比如冲洗道路、景观用水等。”郭浩说,水厂还进行了扩能,每天将增加35万吨的水处理量,缓解成都的水资源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