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区水务重建:打破行政区划 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

21.04.2015  17:31

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区水务重建——
探访
□蒋文 本报记者 王成栋
  4月7日,在芦山县灾后重建凤凰新村聚居点,村民雷雨琴领记者来到自己的家。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哗流淌。“地震前,我们吃的都是河里头的水或者井水,现在可是好多了。”雷雨琴乐呵呵地说。
  两年前,“4·20”芦山强烈地震导致雅安全市1702处供水工程受损,101.58万人饮水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在重建的过程中,雅安没有简单地复建,而是选择了难度系数更高的方式:城乡一体化供水。
突破行政区划统筹分区域制定水价标准
  “城乡一体化供水,是水务工作思路的转变。”雅安市水务局局长郑尚堃说,在重建中,着重考虑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
  根据重建规划,雅安拿出10亿元用在城乡供水。重建完成时,全市将解决100万人的饮水问题,其中包括农村人口87.21万。
  “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首先要面对的是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这个是前提,也是最难的。”省农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行政区划为依据实施农村集中供水,很有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有的村子不远处就是水源,但不是同一个县的,没办法取水。
  为此,雅安明确,不以行政区划为单位,而是根据河流、地貌、人口聚居等特点,采取就近、节省成本的方式来分区域供水。在此基础上,规划出18个水厂,由市级水务部门统一建设、管理。而这18个水厂,有15个是跨县区的。
  郑尚堃拿出了厚达46页的《“4·20”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乡供水实施方案编制指导意见》,内容细致到水源怎么选、水厂怎么建……
  统筹城乡供水,另一个难题在于确定水价。
  根据省农水局的建议,雅安分区域制定了水价标准。省农水局农村供水处处长周家富曾参与雅安城乡供水方案设计,他说,雅安地形落差较大,各地取水、制水、输水成本不一,“考虑到群众的承受能力,制定了现行的水价标准。总体上,财政还是要拿钱补贴水厂。
  雷雨琴新家的周围地势平坦,且距离水厂近,水价为1.2元/立方米;但她家后面大山里的村子,水价则为1.3元/立方米。“因为海拔高了,水要经过一次加压,成本就提升了。”郑尚堃解释。
请“外援”助阵实现重建量质双优
  城乡一体化供水“量质双优”又靠什么实现?
  答案是请“外援”。
  4月7日,记者来到雨城区上里镇治安村2组,建设中的罗绳水厂设在此处。工厂里,成都市水务局工程师凌先勇正在指挥工人埋设管网。
  雅安市水务局供排水科副科长杜伟明介绍,在水务重建中,一大难题是专业人才不足。为此,雅安从成都请来了一批“外援”。凌先勇就是那个时候来的。“外援”实力不凡,自去年11月到达雅安以来,他们共提出了46条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且全部被采纳。
  凌先勇为罗绳水厂的建设提出了不少建议。按照原先规划,水厂要建一个800立方米的清水池。凌先勇认为,800立方米的水池只能满足常规阶段供应,用水高峰期略显紧张,建议施工单位增加一组400立方米的清水调节池。几经商量,建议被采纳。
  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不能只扩大覆盖面,也要保证水质。雅安市水务局负责人介绍,“影响雅安水质的主要是微生物。
  如何监测微生物是否超标?
  在罗绳水厂的制水车间,杜伟明指着一台监测仪器介绍,今年初,雅安7个县(市、区)在全省率先配备县级水质监测中心。此外,为了保证水质,雅安还专门在各供水点建立了末端监测设备。“省上要求日供水千吨或覆盖万人以上的水厂都必须建立水质在线监测设施,随时掌握二氧化氯、微生物等指标是否超标。”杜伟明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