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局取消雷评等行政审批中介服务 被指割肉

12.06.2015  09:34

  昨天,中国气象局在简政放权媒体通气会上称,气象局已取消“雷评”等4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今后确需要开展“雷评”的项目,可由企业在市场上自主选择相关评估机构。南都记者了解到,“雷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取消堪称“真金白银”地简政放权,在深圳,一般新建建筑物的雷击风险评估费用按建筑面积1.0元/平方米核算,一份报告起步价至少为3000元。

   雷评”等4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取消

  据了解,在简政放权启动前,中国气象局共有16项行政审批事项,其中包括12项行政许可、4项非行政许可。

  在首轮简政放权中,中国气象局将“防雷产品使用备案核准”、“外地防雷工程专业资质备案核准”、“其他部门新建、撤销气象台站审批”和“为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开展的临时气象观测备案核准”等4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

  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庞鸿魁对此介绍,上述4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中,“防雷产品使用备案核准主要是考虑到对防雷产品的质量进行把关,取消后将由采购企业对质量全面负责,同时质监等相关部门也会加强监管。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通知》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进行了清理规范。据介绍,气象局已经取消“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防雷产品测试”“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工程与气象探测设施或观测场布局图”和“新迁建气象站现址现状图、新址规划图”等4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并将“地理位置测绘报告”和“电磁环境测试”2项中介服务事项调整为受理后的技术性服务。

   取消“雷评”中介服务可谓“割肉

  南都记者了解到,取消“雷评”等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堪称“真金白银放权”。

  “雷评”是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审批事项的中介服务。《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法规明确,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人员密集场所等项目应进行“雷评”,确保公共安全。雷评服务收费多数实行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服务机构是政府部门的下属单位,办事企业和个人大多只能选择这些机构。深圳市防雷中心公布的雷评报告收费标准显示,一般新建建筑物的雷击风险评估费用按建筑面积1.0元/平方米核算,一份报告起步价至少为3000元。

  庞鸿魁说,今后“雷评报告”不再作为行政审批受理条件,将有助于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审批时效;根据实际需要,确需开展“雷评”的项目,企业可自主选择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服务。

  有观察人士向南都指出,在气象系统内,“雷评”服务创收颇为可观,此次简政放权可谓“主动割肉”。取消“雷评”,有助于打破垄断,使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

   放权是第一步,后续监管难度更大

  “雷评报告”不再作为行政审批受理条件,是否会出现企业在防雷装置设计上偷工减料的情况?

  庞鸿魁认为,简政放权还仅迈出了第一步,强化后续监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且难度很大。

  “此项中介服务事项取消后,后续的监管如何跟上还需要有很好的措施,企业一旦违规将被处罚,使得他们会更加重视防雷减灾技术标准的执行。”庞鸿魁介绍,目前,中国气象局也在进一步完善相应的防雷减灾标准规范,为项目设计提供技术参考。而取消“雷评”中介服务,并不等于对防雷减灾审批把关的放松,气象部门还将在设计审核、抽查抽检、现场核查等环节,加强对设计图纸的从严把关。

  另据透露,针对简政放权的后续监管,中国气象局还将与地方综合监管和执法改革衔接,将此方面的监管纳入到地方的综合执法监管范畴,以解决后续监管难题。南都记者程姝雯

(原标题:中国气象局取消“雷评”“真金白银”主动削权)

编辑:SN117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