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昨日最高气温五年最低 遇低温“望穿”秋裤

10.11.2014  12:59

   两点提示

  1、明后两天,雨水停歇,天气将逐渐好转,最高温将回升到19℃左右

  2、一般日出前后天最冷,秋分后日出时间晚,早上上班时气温接近最冷,提醒市民加衣保暖

   一个问题

  天气预报的气温与人体实际感受到的温度存在差异,这是咋回事?原来预报的温度单纯是1.5米高处的气温。在相同的气温条件下,人们会因湿度、风速、太阳辐射(或日射)、着装颜色甚至心情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冷暖感受

  三天前刚过立冬节气,这几天成都的天气可以说相当符合“”的主题,小雨缠缠绵绵地一直飘洒,昨天最高温只有12℃,比立冬那天猛降4℃,又湿又冷的天气让不少网友大呼“这是要一夜入冬的节奏吗?

  今天白天仍以阴天为主,晚上局部地方仍会有降雨,明后两天,雨水停歇,天气将逐渐转好一些,最高温也将回升到19℃左右。

   5年来同期最冷

  猛降4℃ 翻出秋裤大呼扛不住

  “这几天真是阴森森的冷啊!好好的周末只能窝在家里度过。”“前天还穿单衣,今天实在扛不住只好把秋裤翻出来了……”这两天,微博和朋友圈里到处都是抱怨成都降温太快的网友,持续的降雨和4℃的降温让不少人大呼“扛不住”。这一到立冬就“过冬”的天气,确实打了成都人一个措手不及。

  立冬节气一般在公立11月7日左右,从历史气温数据来看,今年7日~9日的平均气温和过去4年的立冬后三天比起来确实偏冷,昨天12℃的最高温也创下5年最低。  

   都是秋雨惹的祸

  秋雨纷纷 湿冷才是真的冷

  天气为什么冷得这么快,秋裤让我离不开?因冷空气入侵而下了3天的秋雨是低温的“罪魁祸首”。省气象台专家表示,实际上,这两天大家体感寒冷的程度已经超过了气温实际下降的幅度,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阴雨天带来的“湿冷”要比干冷更加难以忍受。

  现在省气象台每日发布的气象服务产品中,“穿衣指数”就是反映体感温度、指导大家如何穿衣的。体感温度是指人感觉到冷热的温度感觉,并不是简单的人体皮肤温度,因为体感温度受四项因素的影响:一是气温,二是湿度,三是风速,四是辐射。一定的风速会使人感觉到气流在流动,身体散发出的热量都被吹离体表,降低人们的体感温度;太阳光直接照射到人,光辐射会散发出热量,提高人们的体感温度。

  这几天阴雨连绵,出门后,难免被小雨淋上,水分蒸发以及风吹过均会带走人体的热量,至于阳光,被阴云遮挡得严严实实。多种“负能量”加起来,体感温度难免就偏低了。

   太阳露脸晚

  早出晚归人正好遭遇最低温

  在春夏秋三季,一天中出现最低气温的时间点一般是日出前后,即清晨6点左右,这个时间大多数人都是呆在室内的,对低温感受不深。但到了秋分以后、冬至之前,日出时间会越来越晚,因此人们早上出门上班时的气温也会更加靠近最低气温,大家往往会觉得天气冷得很快。

  这也就是为什么接近冬天时人会感觉寒冷越来越难以耐受的原因,早出晚归的人,感觉会更明显,对于“忘穿秋裤”体会也更加深刻。

  天气预报的气温与人体实际感受到的温度存在差异,特别是夏季,感觉温度比预报的高很多。为什么?体感温度与天气预报的气温是不同的概念。天气预报的高温单纯是1.5米高处的气温。在相同的气温条件下,人们会因湿度、风速、太阳辐射(或日射)、着装颜色甚至心情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冷暖感受。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中央政治局同志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述职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