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民意促民和 解民难 聚民心——肖晓军深入阿坝州农村开展走基层调研工作

18.12.2013  16:49

    按照省民委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集中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方案要求,12月12日,省民委副主任、省民开主任肖晓军一行,深入阿坝州农村,重点在“7.10”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重灾区汶川县漩口、水磨、三江等乡镇的村组,走村入户,爬坡下田,立足“听民意、促民和、解民难、聚民心”,实地察看了解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情况,通过与三江镇河坝村  三、四组村民在院坝和田间地头的交流,了解收集社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积极帮助当地群众理清发展思路,落实“三水”猕猴桃产业科技优种示范园、4公里入户道路及猕猴桃产业发展所需灌溉水渠建设等产业及“四小”工程项目3个,帮助解决村民产业发展、安居、饮水、行路等最急、最盼的民生问题。并开展了走访贫困户、三老人员和残疾人的慰问活动。
  在调研座谈中,肖晓军谈到老百姓既对党委、政府的长期关心支持给予了充分肯定,又畅所欲言反映了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更重要的是给我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他要求州、县民委和两资项目管理部门要认真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及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经常深入农村牧区基层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构建“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的长效机制。他强调:一是凝聚民心,聚合民力,抓好村民生产生活急事难事。要发挥好乡(镇)、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了解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主动帮助群众出谋划策;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中凝民心、聚民力,使干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二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帮助村组解决民生突出问题。要重视老百姓反映的困难问题,充分对接好州、县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民生项目,多想办法,多添措施,细斟酌、手把手地做好帮扶工作。三是切合村情,对策务实,构建助农增收长效机制。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摸清村组基本情况,制定务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尤要注重帮扶项目选择的科学性和资金补助环节的合理性,力求构建助农增收长效机制。四是依靠科技,引导群众,做强支柱特色生态农业。要注重以现代科技理念谋划好特色产业项目,抓好猕猴桃品种改良和优种示范园区项目建设工作,积极引导、教育、组织、动员群众投入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打好特色生态农业支柱产业这张牌。五是帮穷扶困,分类指导,力求山上山下整体推进。坚持帮穷扶困原则,立足公路沿线村组和高半山村组实际,做好分类指导工作,区别帮扶重点,确保山上山下共同发展,共同致富。六是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帮助群众修好通道建好渠道。根据村民群众反映的民生突出问题,州、县、乡(镇)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责任,抓紧做好项目规划及申报工作,早谋划、早备料,尽快帮助群众修建好入户路和灌溉水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