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民运会获奖选手:良好素质与坚毅意志同等重要 

07.11.2014  11:13

       

        6日上午,四川甘孜代表团的彝族学生在男子高脚100米竞速决赛中获得一等奖。高脚竞速又叫踩高脚马,起源于14-15世纪的苗族土家族,是雨季代步、涉水过浅河的工具,后来发展成为一个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 程文帝 摄     

 

        板鞋竞速60米女子组激烈比赛。板鞋运动是壮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是3个人一起的一种练兵方法,2005年国家列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项目,主要是三个人要齐心一致才能取胜。 冯岚彬 摄

        中新网宜宾11月6日电 (王哲程文帝冯岚彬)“高脚竞速比赛的是人的耐力、技艺和敏捷程度,个人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有坚毅的意志。当然,基础的平衡训练也很重要。”马福还说,“能找到跑起来像骏马奔腾般的感觉就对了”。在川民运会上获得高脚100米竞速决赛一等奖的彝族学生马福赛后告诉记者。

        “获得一等奖的是甘孜代表团……马福!”11月6日上午11点30分,当男子高脚100米竞速决赛成绩通过大喇叭喊出时,守候在一旁等待结果的马福按捺不住喜悦大吼一声,队员们纷纷上前与马福拥抱。这是四川省第十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赛场上第三个比赛日上的一幕。

        马福是来自攀枝花的彝族人,在四川民族学院就读篮球专业,身高超过1.8米,魁梧的身材在比赛场上显得十分彪悍,走起高脚,犹如骏马腾空,有一股非我莫属的气势。

        “昨天预赛时,我得了第一名,但我起跑慢了。”马福最后说,他总结经验之后,对决赛能取得一等奖早已满怀信心。

        记者还了解到,今天是运动会进行的第三日,凉山代表团包揽了射弩项目所有一等奖,并夺取了摔跤项目绝大部分一等奖,成为目前为止收获最大的代表团。11月6日上午,民族标准弩女子立姿决赛在宜宾市三中体育馆举行,凉山代表团包揽前三,获得一等奖的运动员牛红评春风满面。

        “比训练时的成绩要差一些。”牛红评今年已52岁,是位老公安,一口地道的四川话,言语中带着满满的自信。如今的彝族人如今早已不再依靠射弩猎物,但射弩活动在凉山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传承,该项运动被当地人民一直保留,每年凉山州的运动会都有这个项目。凉山代表团能取得目前的成绩,和地方习俗有很大关系。

        精炼的言语,自信的微笑,举手投足之间带着一股雷厉风行的气质,这是牛红评给记者留下的印象。

        在当天举行的苗族手毽比赛项目上,东道主宜宾代表团发挥出色,一路高歌猛进,以全胜战绩踏入决赛,但在11月6日下午的决赛中惜败阿坝代表团,获得二等奖。“康巴汉子太强了,我们虽败犹荣。”现场观战的宜宾市民惋惜地说。

        截至11月6日下午6时,今天结束的比赛项目一等奖都各归其主:各项民族标准弩、传统弩混合团体项目,民族标准弩男子立姿、女子立姿、男子跪姿项目一等奖,彝族式摔跤42KG级、62KG级、74KG级、87KG级项目一等奖,以及板鞋竞速60米男子组一等奖均被四川凉山代表团获得;甘孜代表团获得了彝族式摔跤87KG以上级一等奖,男子高脚100米竞速一等奖;攀枝花代表团获得板鞋竞速60米女子组一等奖;阿坝代表团获得苗族手毽团体项目一等奖、男子单蹴项目一等奖、陀螺比赛女子团体一等奖;泸州代表团获得女子单蹴项目一等奖;乐山代表团获得陀螺比赛男子团体一等奖。

        记者还了解到,本届运动会上参赛选手比赛成绩整体都比往届有所提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