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教育须正视危机与挑战
随着第29个教师节的到来,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又一次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高等教育肩负着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当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的矛盾。在民航高等教育中,这一矛盾并不明显,学生就业呈现乐观趋势,企业用人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总结民航教育发展历程,矛盾的有效解决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有效的行业管理体制为民航高等教育建设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长期以来,民航局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积极推动民航直属院校建设发展,为民航教育和院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政策和投入保障。
二是行业发展与行业教育的良好互动为民航高等教育建设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民航教育蓬勃发展,在推进我国民航事业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行业发展的同时促进了民航教育的发展,二者之间形成了互动和谐的生态系统,确保了民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三是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改革为民航高等教育建设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民航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服务行业的职业属性,将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运行需求紧密衔接,适应外界多元化需求,不断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增强了民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准确性和特色性。
民航教育在结构与功能方面均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视当前面临的危机与挑战。当前,同民航先进国家相比,同民航强国的目标要求相比,我国民航面临的挑战与民航科教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民航教育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和结构还不能完全满足民航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从实践来看,我国民航教育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危机与挑战:一是民航行业科技含量的提高呼唤创新型人才。未来民航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从航空工具本身到运行方式都将渗透大量的高新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改变行业的组织运行模式和职业岗位内涵等。对于民航从业人员来说,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将成为一种必要条件。二是民航行业功能多样化呼唤复合型人才。世界民航发展经历了由小变大、从服务功能领域单一到多样的道路,我国民航业同样如此。目前,民航已经不仅是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一部分,还是支撑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综合功能不断强化,服务领域不断扩展。这就要求民航教育的内涵必须不断延伸,民航人才应具备更强的能力及更高的素质。三是民航行业全球化呼唤国际型人才。当前的民航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世界范围内立于不败之地,民航教育任重而道远,其中培养民航人才的国际化视野更是重要前提。
从技术角度讲,民航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应着手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保持教育规模稳步发展的同时,重点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对于学科而言,要加强特色学科的内涵建设;对于专业而言,要适当调整专业结构。尤其是针对民航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信息需求综合化、运行模式创新化和服务功能扩大化,院校应尽快更新教育内容,不断扩大专业覆盖面,从而避免将专业教育窄化为岗位培训。二是应结合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构建现代民航职业教育体系。以“大工程观”与“大职业观”为指导理念,实现科学与技术互动、底蕴与技能兼顾、深度与广度并重,逐步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多类型、多层次、立体化的民航终身教育体系。简而言之,坚持开放、适应、协同、多元化的理念,渐进实施学科专业的结构调整和提升改造,才能不断促进民航教育体系的完善和持续发展。
(摘自 《中国民航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