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程绘就幸福画卷 黑水县实施民生工程走笔

15.01.2016  10:34

 

发展成果让老百姓享受,医疗改革让老百姓受益,教育惠民落实到每一名适龄入学儿童身上。这一桩桩民生大事,一件件惠民实事,在猛河两岸的土地上开枝散叶,落地生花。党的惠民政策如“春风”,带着温暖和真情,吹入藏区、吹到城乡、吹进这里的每一户百姓家中,温暖着藏区儿女的心。

 

全力构筑幸福载体,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如何让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地?近年来,黑水县委、县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向民生倾注,大力推进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群众生活质量逐年提高,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教育为民生之先,以该县教育民生工程为例,在“两免一补”的基础上,2015年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本费5499人、为138名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免除275名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资助35名家庭经济困难职工子女上学。同时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餐5499人,完成目标的112.82%。解决高海拔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5499名学生取暖问题,完成目标的101.33%。

 

不仅如此,前段时间,黑水县第一所“公建民营”幼儿园在色尔古开园,在有效解决了当地适龄儿童入学难的同时,也为该县幼儿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

 

“同心·共铸中国心阿坝行黑水站”、“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全民体检”、“乡镇卫生院服务技能提升”、“义诊巡诊常态化”……这是2015年黑水县在医疗卫生行业开出的一张张惠民清单。

 

据悉,黑水县2015年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等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103%,完成目标的117.05%。

 

据卫计局相关人员介绍,居民健康档案不仅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信息等,还包括了婚前医学检查、重点人群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电子化管理的居民健康档案,可以简单明了地记录病人的病史、病程、诊疗情况,方便患者就医。

 

这只是该县2015年民生工程中一小部分,2015年以来,黑水县在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文化体育等“四大惠民”工程和“10+1”民生工程及24件民生大事方面继续加大力度投入,全力构筑幸福载体,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民生工程润物无声,温暖人心沁人心脾

 

居住环境是衡量群众幸福指数指标之一。焕然一新的街道,街道两旁整齐规划的路灯,加宽的人行道……无不体现出市政建设的成果。傍晚带着孩子在路边散步的肖女士对记者说:“看见城区街道变得更漂亮,我们下午带着孩子逛街的次数也更频繁了。”黑水县市政改建,是今年该县的一项重点项目建设,目前已经进入全面收官阶段。

 

路上发展基础,是百姓奔小康的“基石”。在龙坝乡,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2015年该乡农村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涉及其中两个行政村,计划建设和改造提升通村路段20.6公里,其中新建约8公里,工程资金概算超1100万。

 

据该乡工作人员杨刘介绍,农村道路改造提升作为整村推进的重要一环,是县委、县政府通过基础提升带动产业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抓手,也是开展“精准扶贫”、实现促农增收的必要前提。

 

通村路桥,让住在当地的老百姓出行变得更为简单。在木苏乡徐古村旁,一座崭新水泥大桥即将完工,用来代替年久失修的铁索桥。“桥通即财通”,新的水泥大桥建成,将畅通了该村农产品的流通,有助于解决当地农民群众增收难的问题,让百姓的致富路更上一个台阶。

 

太方便了!”住在木苏乡的茸波说:“跨河大桥修通后,他们出来卖农产品便利了,我们看亲戚也方便了。

 

据悉,2015年该县推进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建设涉及全县16个乡镇、71个村共452公里,计划投资金额2.7亿元。

 

桥连路,路连心,连通了村与村之间的距离,更连近了老百姓的心里。

 

在黑水县新文体广场,每天都可以看见祥和欢乐的景象,年轻人在标准的球场上挥洒汗水,老年人围着操场跳起锅庄;夜幕降临,广场上拉开巨大的帷幕,老老少少围坐在一起,感受露天电影的魅力。

 

娃娃上学不愁,生病就医不愁,这吃了饭啊,我就上广场来活动下身体。”家住芦花镇的拉俄对记者说道:“自从新文体广场修好后,这里每天下午就跟赶集一样闹热。

 

据了解,2015年以来,在该县文化体育民生工程建设中,免费开放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7个。截至目前,免费开放体育场馆体育锻炼11300人次,免费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064场次。一项项具有说服力的数据,显示出文化体育民生工程建设,不是停留在政府表面的形象工程建设,而是真切做到与民“共建”,让百姓充分享受民生建设带来的福利。

 

民生工程建设是真正造福百姓的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该县民生工程建设中,无论是扶贫项目的建设,还是惠及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服务工程的建设,都以“润物细无声”之态,沁入每一个群众的心中,让民生工程成了真正成为民心工程。(阿坝日报胡伟 记者 杨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