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大业需要官民共进

15.04.2014  10:26
核心提示:“软硬兼施”垃圾分类 亟待官民共进的民生大业

  “软硬兼施”垃圾分类 亟待官民共进的民生大业

  我们常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而垃圾分类投放,可以最大限度地变废为宝,可以避免垃圾围城,改善生存环境。近日,《人民日报》有报道指出,早在2000年,北京、上海、广州等8个城市就被列为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可14年后的今天,仍处于“试点”阶段。有网友评论说,垃圾分类想法挺好,不过经过这么多年实践检验,可行性是有问题的。

  4月10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将于5月1日起实施的《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该《办法》的实施意味着上海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从试验性探索到确定性的法制化新起点。针对垃圾分类的“囧”处境,上海即将实施的办法可谓“软硬兼施”:一方面,对分类居民施行实物积分兑换、抽奖等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虽然市政府对居民垃圾暂不收费,但不分类扔垃圾却可能被罚款。对此,北京网友“猫精爱大鱼”夸赞:感觉上海在某些方面确实走的挺前。

  有数据显示,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75万亩,全国三分之一以上城市遭遇垃圾围城,造成这样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垃圾分类处理成为空谈,与此同时,无序的垃圾焚烧正日益成为城市环境毒瘤。《法制日报》郑重提醒:化解这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剑”风险,需要基础设施投入,需要制度设计创新,更需要全体国人的自觉自醒。

  从国外经验看,要让“垃圾分类”成为“废物丢进垃圾袋”一般的居民日常习惯,立法无疑是重要推动力。从这一角度,《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属于领全国之先。

  不过,《办法》中垃圾分类标准模糊、罚款实施难等条款也遭遇网络质疑,被指缺乏执行力。在“@上海发布”的微博下, 网友“899路公车”愤慨,“十几年前上海开始推广垃圾分类的时候,我连世博会是什么都不知道,现在离世博会都过去年了,你们连细化分类目录都没做出来!” 网友“南方北方都是一方”留言,“你打算派多少人在垃圾桶前盯着?”

  垃圾处理千头万绪,垃圾分类更是难上加难,但并非一定要针对老百姓强化罚款思维。《半岛都市报》认为,要使垃圾分类的推广“叫好又叫座”,首先要改变“前端分类、后端‘杂烩’”的现状,不能让垃圾处理的“混收混运”打击民众的环保热情,其次也要改变政府部门的监管疲软。“如果全体民众自觉行动、政府部门积极引导与监管,‘分类产生价值,垃圾变成资源’就不会成为一个传说。”

  尽管阻力不小,但可喜的是,上海政府与普通市民对于“垃圾分类”已有共识,属于官民同心。去年底,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公布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状况调查报告》显示,“98.9%的市民愿意进行垃圾分类,不愿意的仅占1.1%。” 而上海市政府已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工作目标,列入了上海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垃圾分类是大势所趋,是亟待官民共进的民生大业。新华网有短评指出, “垃圾围城”病并非无药可解。关键是要站在资源循环利用、建设美丽中国高度,下定决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加以推进。网友“ganganray”认为,这是“考验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素质的事情”。

  “坏人变老”还是“老人变坏” 法律是最好的裁判

  近日,上海金山区一位七旬老人强闯红灯横穿马路,被交警拦下后恼羞成怒,动手打交警并称“你才活几岁”。目前,老人因涉嫌妨碍公务,被公安机关依法取保候审。这起“倚老卖老”的事件被媒体报道后,迅速引发网民愤慨,一时间,有关“老人变坏”和“坏人变老”的评论又纷纷出现。

  和“城管”、“官员”、“小姐”等经常性被舆论污名化的词汇或群体一样,如今的“老人”似也正被迅速标签化为“为老不尊”。有网站总结:一下子,老人似乎不再是那个满头白发,眉目慈祥,神态安然,和蔼可亲的美好形象了,转而成了倚老卖老,为老不尊的代名词,人人要躲而远之的危险源。

  不过,把老人和“坏人”相互关联,以此视角“重新发现老人”,它不仅不能更好地弥补老年人与社会现状的冲突,反而可能会加剧代际之间的矛盾对立。《中国青年报》分析,老人不是“坏人”,敬老永远没错,与其反思是不是老人变坏了,倒不如反思我们当如何爱老敬老。“重新发现老人”没有错,但舆论在字眼表述上千万不能为了追求轰动而忽视了应有的基本善意。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违法犯罪呈逐渐上升趋势,不仅老年人自身“晚节不保”,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东南快报》有来论分析,我国《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从“矜老恤幼”传统和老年人心理生理出发,对他们违法犯罪做出了从轻处罚的规定,也使执法陷入“两难”—如果严惩,老人年龄大,进看守所或监狱恐怕他们身体受不了;如果从宽,又容易助长极少数老人为老不尊、倚老卖老,甚至借着“法不责老”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习惯是法律的最好解释者”。法律的尊严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乃至法治中国的进程推进,有法必依、严格执法始终是题中要义。对于违法犯罪行为,执法部门必须严惩不贷。但是,无论是媒体还是公众,假若用个案去给某个时代整个群体贴标签的做法,不能提倡。《南方都市报》在评论文章《住嘴,放开“老人”》中指出,上纲上线到攻击一个群体的地步,反映了讨论者在把握议题能力上的欠缺,因为贴标签是最省事的,也显示出公共讨论的品质低劣,无法聚焦在真问题上,被情绪淹没。

  《重庆日报》更有社论明确:要解决公共场域中与道德、素质相关的问题,就不能戴着有色眼镜,指责某个群体道德品性低下,而必须首先远离偏见,在具体个案中客观分析,寻找信息与答案。人有老幼之别,但品性优劣却绝对不分年龄。弄清楚这一点,我们才会离解决问题的答案更近一些。

  沪上买家购天价杯具 文物拍卖的“乱藏”个案

  近日,拍卖市场传出的一则新闻引发轰动效应。一只没有巴掌大的小小瓷器“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在香港苏富比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拍上,在经过八口竞价后,由上海藏家刘益谦以2.8124亿港元成交,再度创下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 此次天价拍卖引起的舆论轰动,不少微博网友都质疑其有“洗钱”嫌疑,戏称这是“天价杯具”,而业内专家则多是力挺。景德镇御窑工艺博物馆馆长、御窑工艺传承人向元华认为,不论从器型、工艺、色彩、绘画上看,鸡缸杯都非常精致,能代表明代的制瓷水准。“一般来说,物为古为贵,物为稀为贵,物为名为贵,物为精为贵。而这四点,这只鸡缸杯都占了。”

  中国官窑是专为古代皇帝和他们的追随者而烧制,是瓷器烧造艺术的巅峰。尽管如此,由天价拍卖引发的艺术品市场存在泡沫、做局的思考也不绝于耳。有财经媒体评介,这是一种“东西方通吃的皇权艺术”,一言蔽之,“境外屡出天价,境内制造蝴蝶效应”。

  《青年时报》评论员王浩认为,2.8亿港元拍得鸡缸杯,就这个天价数字其实意义并不大,因为,鸡缸杯其特殊的稀缺性可以说早已完全脱离了艺术品市场的规律,对今后中国瓷器拍卖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也不具备一般的参考性,“只能当作个案”。

  谈及为何以如此天价购得“成化斗彩鸡缸杯”时,收藏家刘益谦直言,自己买东西不是因为喜欢,仅仅是出于"占有欲"。从媒体公开报道看,“只买最贵的”似乎成了在拍卖场中的不变法宝。

  不过,评论员吴为忠却对这种“不按规则,无视知识,全凭主观”的做法称之为“乱藏”,在《解放日报》、东方网等多家沪上媒体撰文称:越是在这样一个收藏热的时代,越需要收藏这个圈子的干净、健康、规范和风正谨严。这既是对收藏者本人的负责,也有助于收藏事业的发展。什么时候,乱藏的现象越来越少;什么时候,收藏不再像刘益谦所说,“仅凭自己的‘占有欲’”,这个市场才会逐步走上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