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不是文件里苍白的文字

06.09.2015  10:32

讲述人:仁寿县委组织部干部、始建镇马湖村第一书记  宋平

        2014年11月,我下派到仁寿县始建镇马湖村,担任第一书记。“走,我们去看看8社的贫困老党员李华。”到村的第一天,始建镇党委书记邓光友就提议。当走进李华家时,我大吃一惊,一间茅草房用几根原木勉强支撑着,昏暗的房间里唯一可见的电器是电饭煲。“老人家,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李华的嘴唇微微抽动了几下,欲言又止。“这辈子我就想住一住砖瓦房。
        民生不是印刷在书本上和文件里苍白的文字。通过走访,我了解到:马湖村还存在很多民生难题亟待解决,像李华这样至今还住茅草屋的困难群众共有32户,村上还有6公里断头路、近20公里渠系急需整治,全村外出务工人员占总人数的65%,撂荒土地占总耕地面积30%……
        面对群众房屋破旧、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撂荒三大民生问题,我犯难了:如何才能为群众排忧解难呢?我决定从帮助李华开始。
        分管城建的李镇长告诉我,马湖村有8户C级危房改造名额,低保户每户可享受7500元,可这远远不够。我回到部里向部领导报告后,得到肯定与支持,不但给予李华困难救助,还协调了县民政局解决李华家建房的缺口资金。
        今年年初,李华的新家终于建成了。送去新床和桌椅板凳、帮着他搬家,看着我和村干部们忙前忙后,李华泪水在眼里打转。
        基层,让我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也让我对未来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扶贫不是口号,“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实地走访、征求意见,我们已为全村58户贫困户量身定制发展种养业的脱贫规划,为2户危房户制定危房改造规划;制定2.12公里断头路和1.5公里产业便道硬化规划。村两委也统一了思想:改善全村基础设施,鼓励贫困群众发展种养产业;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业主,通过流转土地来解决土地撂荒、剩余劳动力就业等问题。
        经过村社干部的实干苦干,几个月下来,马湖村正发生可喜的变化。连接整个村入水口的300米渠系竣工通水;养羊大户官世伟的标准化羊圈已经完工,并无偿向15户贫困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带动45户贫困群众发展养殖业;仁寿县楷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包土地200亩,种植红叶李和培育枇杷苗,20余名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我仿佛看到,马湖村的路越来越宽了,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大家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甜了……
        林凌  记者  熊润频  整理